盘金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中心学校 530507
摘要:乡镇小学从师资力量上来讲,强于农村小学、弱于城市小学,教师能够得到的外出学习、深造的机会比较少,教师专业成长难。师资力量的薄弱是影响乡镇小学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提高小学办学效果的必要步骤。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经验要求较高,本文以乡镇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例展开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提高乡镇小学数学教师队伍水平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乡镇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
一、乡镇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现状
教师是一个看似普通、实则强调专业性的职业,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教学经验,还要懂得教育心理学,对教师岗位有责任心、有社会使命感。目前的乡镇小学教师队伍中,一方面存在教师专业化水平低的问题,不仅有非专业毕业的特岗教师,专业毕业教师也缺乏学习、深造的机会,另一方面还存在教师自身定错误的问题,很多教师将自己定位在教书匠的层次,缺乏研究、深度思考的动力和意识,不仅整体上科研能力低,而且缺乏科研进取的意识和心态。这样的队伍现状使得乡镇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状况堪忧,大多数教师们停留在舒适圈内不肯走出来,即使外出参与了学习和进修,归来后也很少有能够坚持将所学与工作结合进行教学改革并拿到切实成果的。目前,线上教学、信息化教学等高科技教学模式已经逐渐从城市开始向乡村推广、铺开,如果乡镇教师们不能跟上发展的脚步,必将面临被淘汰的境况;素质教育、文明校园、教育扶贫等工作已经步入校园,如果教师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很快会被这些非主业但十分必要的工作冲垮。打造乡镇小学教师成长体系,培养研究性、反思型、实践型教师队伍迫在眉睫。
二、乡镇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环境及特点
(一)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在对乡镇小学教师的教育经历、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时发现,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是非常典型的一个问题。在学校当中,教师多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也有部分教师是后期经过自考获得文凭的,起点不是特别的高,从而导致整体的教育水平存在着差异。近几年来,国家对乡镇地区的教育教学工作予以了更多的重视,因此也鼓励更多高学历的师范方面人才加入到教育事业当中,这样的情况才有所改善,但是在学校当中教师的专业水平还是有所差异,专科本科的教师都拥有着十年左右的教龄,在展开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时存在着一定的优势;而学历高些的教师掌握着更加先进的教学理论,却也存在着理论难以联系实际、教学经验不足这样的情况,这便使得培训工作、日常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也遇到了更多的阻碍。
(二)缺乏良好的互动氛围
与发达城市相比,乡镇小学数学教育情况本身便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发达地区的小学当中师资水平要更高一些,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自然也是有着浓厚理论和积极性的学习氛围的;而乡镇小学教师无论是思想观念、反思能力、专业能力还是其他方面都有待提升,因此难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想要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也显得更加困难。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便应当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完成自我提升、互相帮助提升的过程,这样才能促使每名教师的专业化能力都能有所发展。但是,很多学校、教师还是未能认识到此问题,经常采用传统的形式完成教育工作,不注重教研,也无法促使教师保持积极的态度进行自我提升,因此也就无法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
三、促进乡镇小学数学教师成长的具体策略
数学是小学阶段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教师不仅要教导学生数学知识和计算技能,还要让学生建立起数学思维,培养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对教师专业水平、综合素养要求较高的学科,非专业毕业的教师或长时间未能更新知识系统的教师很难完成数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一)打造教师成长体系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是引领乡镇小学教师队伍发展的排头兵,打造教师成长体系需要抓好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点带面,促进乡镇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乡镇小学要瞄准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成立研修班,针对校内、乡镇级别、市级、省级等不同层次骨干教师的要求进行重点对象的重点培养。每年省市、乡镇都有相应的进修学习机会,乡镇小学要瞄准机会派遣骨干教师前往学习。骨干教师参加此类学习活动,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还要将先进的教学知识和理念带回到学校,组织并引领校内教师共同学习和成长。可以说,骨干教师是学科带头人的后备力量。学科带头人不仅要带领学科内教师进行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规划和改革,组织教师们进行校本教材的深度研讨,还要肩负起引领学科内教师提高文化底蕴、提高人文素养、进行学科内科研活动的责任,促进整个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组织学科内教师集体活动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闭门造车并不适合教师的成长和教学的改革。以乡镇小学数学学科为例,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要定期组织并参与集体备课、集体研讨、集体反思等活动,共同完成单元教学设计规划、教学方法优化和指导、教学资源更新创新等环节。在集体活动中,教师们可以先阐述个人的意图、目的、方法和手段,然后大家一起讨论优劣、选定更适合校内学生的教法和手段,相互共享教学资源,共同实现课程的高质量、高效率教学。比如:进行单元化教学改革时,教师们可以在集体备课研讨活动中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设计,在听取他人的阐述后集思广益出一份单元化教学的方案,在其中添加教师个人的想法后形成“同课异构”的效果。
(三)组织校内说课、赛课活动
虽然说目前教师们需要应对很多非主业但又很重要的工作,比如文明校园、德育渗透等,但说课、赛课活动所营造出的竞争氛围对于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发展还是非常有好处的。乡镇小学可以在学期内定期组织基本功、优质课等赛课活动,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们的专业水平成长,还是乡镇小学筛选骨干教师后备力量的重要途径。校内通过赛课活动选拔出的优秀教师还可以参加乡镇、省市组织的教师大赛,优秀论文、优秀反思都可以报送省市级、国家级教育刊物进行发表,任何一点成绩都能够成为促进教师们成长的力量。
(四)组织教师们进行课题研究
科研是教师岗位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乡镇小学教师不能因为资源环境弱于城市小学就放弃科研工作。同样是接触学生,同样是接触教学工作,乡镇小学教师每天遇到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在少数,将教师们都遇到的问题汇总起来就是一个个科研项目。解决教学问题、学生问题的过程,必然是教师们经验成长、能力提升的过程,教师们参加过这样的科研活动就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收获教学工作中的成就感。成就感是目前很多乡镇小学教师所缺乏的,课题研究能够帮助教师们成长。
(五)推进教师评价制度
通过建立起一个教师评价体系能够增强教师对个人专业发展的要求,以此也便于提升乡镇教师的积极性,在主动参与到评价制度中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对促进乡镇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是非常有效的。基于此,乡镇地区的教育部门应当切实地结合教师实际情况设计评价制度,以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为主要目标推出一系列的政策。并且,乡镇地区的教育部门也应当设计出极具针对性的评价制度内容,以此为基底拓宽评价的范围,其中包含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综合素养以及人格发展等,从而促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红霞.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7.
[2]冯雪林.“成长班”,能否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乡镇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3,(1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