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3期   作者:姜华
[导读]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姜华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虹桥第一小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摘要: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但是,小学生由于受身心发展的局限,其思维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作为教师需要对于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让他们能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独立思维,这样才能够在他们今后遇到问题以后,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数学对于生活的服务职能。本文探讨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业内同仁工作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引言:要想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受约束,但是独立思维的发展是建立在知识全面内化的基础之上,通过对问题的了解和认识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思维。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太过单一
        在当前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虽然有些教师已经使用了现代化教育设备,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是停留在将大屏幕作为取代黑板的层面上,利用网上现成的资源节约备课时间,没有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作为开展教学的基础。幻灯片一张接着一张的播放,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是以走马观花的形式看了个热闹,最终对知识的内化没有多大的帮助。
        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课堂教学时,怕学生回答问题耽误教学进度,就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在这种灌输模式下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空间,而且他们在被动的学习知识更加不利于知识的内化,导致了他们的潜能无法被挖掘,最终造成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
        (2)学生课后作业繁重
        当代的小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课后作业太过繁重,长期以来这个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家长和教师总是喜欢让孩子在题海中畅游,希望能够以这种学习模式来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水平。但是,机械化的完成作业没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这样长时间的在这种模式下进行学习,就会导致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当他们面对同样的知识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如果在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够对思维进行正向迁移,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很难得到保障。
        二、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策略
        (1)课堂上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为教师需充分意识到他的教学都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借助问题来引发学生思维,通过对问题的不断思考来促进知识的学习,这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

作为教师也需要充分意识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必须要让他们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感知。
        例如:在研究几何立体图形长方体与正方体时,首先我们需要让学生通过对几何模型的制作让学生了解组成长方体的各个要素,并且在组成长方体过程中存在着哪些等量关系,这样就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直接认识。当学生完成制作以后我们提出问题请同学进行作答。
        问题1:长方体由几个面几条棱组成
        问题2:面和面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问题3:要想求得长方形体积我们应该知道哪些图形要素呢?
        这些问题实际上是按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设计的,随着教师对于问题的不断创设与学生的全面思考,学生对于长方体的认识也随之全面,而且能够在头脑中建立起几何图形的模型,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这样也为他们后续类似图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2)革新教学思维,提升教学质量
        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够走出应试教育的局限,那么课堂教学就无法深入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备课时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他们的兴趣点来开展有针对化的教学,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兴趣被课堂教学内容所吸引,以自己的行动来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元、角、分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我们不妨让每一个小组都自己开一个小商店小超市,然后让组内的其他成员在这个超市中选购自己所喜爱的物品,然后通过对金钱的交易让他们认识到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和应该怎样去进行计算,然后将生活中的问题以数学算力的形式进行表达,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相对容易,而且也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每一个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有些学生在元、角、分之间换算时会出现问题,这样他们在买东西的时候就会造成找零错误的结果。通过对于现实生活中内容的引入,让学生来不断学习,最终当他们独自面对问题时才能够有独立思考能力。
        (3)利用好多媒体的模拟性
        计算机教学可以显示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辅相成的优势无论是在是视觉、维度等方面。计算机教学都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直接经验水平,而且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直观印象会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印刻,这样就能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更加有助于信息化教学的深入开展。
        结束语:在开展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首先就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依据兴趣来创设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学有所获,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有效性,进而将新知识内化到自己现有知识体系之中,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张继明,韩玉鹤,黄海涛.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探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2017(15)102-103.
[2]何明华,魏长军,随遇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J]鸡西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2)257-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