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丹
(锦州市凌河区重庆路小学 121000)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新型教学法不断涌现,其中数形结合教学法逐渐走进数学课堂,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数形结合是数学问题研究中非常常用的方法,通过数形结合,学生可以更快、更具体地把数学中抽象的知识点来表现出来。当前,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普遍受到重视,它能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此,数学教师应充分挖掘数学中隐含的数形结合知识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数形结合是常用到的数学思维方法,数形结合同时是解决数学问题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通过数形结合学习,不但能使学生深化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学习效果,而且可以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及自身的专业素养,使小学数学教学增质提效。
一、巧妙导出新课内容,提升教学有效性
优良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数学教学也不例外。若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就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专注力,提升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以“乘法”“运算律”教学中的“乘法结合律”为例,在以往课堂上,教师通常实施以“数”来讲解“数”的教学方式,而忽略了“形”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学生丧失了接触和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契机。而课本中有一种简图,它是由小正方体构成的长方形的立方体,在统计长方体中小正方体数量时,正好适用“乘法结合律”,如果教师能利用课一中的长方形立方体,就能利用“数形结合”数学思想开展教学,从而引导从不同视角去计算长方体中小正方体的数量,能激发学生们的其教学探索积极性,与以往单纯的“数”范畴内推导教学相比,该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二、借助数形结合,化解数字运算难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计算应用题,它常常能体现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碰到诸多问题,如计算原理已为学生强调和重复多篇,但仍然有不少学生还是不能透彻理解等现象。针对目前这种教学现状,数形结合教学法就不失为化解教学难题的良策。举例来说,在植树课上,要求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且能够正确计算。
例如:以“植树”一课教学为例,要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习题内容为有个树苗,分个班,每班平均分到树苗多少株?谁能试算一下? 对于,谁能告诉我这个算式的含义吗?此时,笔者并未急于要求学生计算,而是在黑板上以图式形式画出捆树苗和株树苗,每组得到捆,可分株树苗。又将株树苗平均分配,每组株,加即为株。笔者同学生一起将分树苗过程用这个算式表示,即。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不需为了复杂的计算原理进行反复讲解,教师可以借助数形结合的方法巧妙解决难题。又如,在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因学生是初次学习笔算法,所以对此算理并不十分清楚。笔者借助“点子图”来引导学生学习,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详细了步骤,步骤为用个位去乘第一个乘数,求得,通过追问:代表哪些点子?以此引导学生结合点子图来学习算式,进而快速对应点子图部分。步骤为用十位去乘第一个乘数,求解为。以此类推,学生们很自然地借助点子图思考,并对应点子图的部分。步骤为将点子图中两部分的集合起来为,即完整的点子图。借助直观的图式,有利于学生理清算理,使学生学习更加有效,同时帮助他们深化理解和巩固算理知识。
三、数形有机整合,借“形”辅“数”
在小学初级阶段学习相关图形概念和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感,空间感通常需要精确地在脑海中进行建构,而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有限,他们往往感到困难。为此,如果教师引导学生以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能使这一难点迎刃而解。对于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与形的内在关系,即从已知条件与探寻的结论中准确寻找到数与形的内在关联,使思维得到拓展,然后再用图式来感受形的变化,以此寻找数与形的关系。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的内容时,有一题是相关“立体图形”的问题:“从正面看是四个平面的方形,从左边看是一个长方形,请问搭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需几个小正方形?”此时,笔者让学生拿出几张纸,动手做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然后用小立方体拼接,学生立刻得出了结论为。数形结合教学法可有效将抽象知识与图形的结构有机整合,相结合,把“数”的关系转换成“图”的结构关系,有效化解了晦涩的数理概念和知识,易于学生们轻松理解,提升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数字的内在关系。与此同时,相比传统教学法,该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给予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体验,在提高学习乐趣的同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极大地提升了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现今 “数形结合”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一种既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又体现数学本质的教学手段,它强调学习方法的变通性,可将把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化,是一种在“数形”与“形数”之间的转换的方法,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科学思想。该教学法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全面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数学综合素养,它是一种在教学中十分奏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曙平. 浅谈数形结合在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J]. 小学教学参考, 2020, (5)
[2] 高慧.巧用数形结合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