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格
鹤壁市淇滨区漓江小学 458000
摘要: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已日益受到广大教学工作者的重视。采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游戏化教学模式是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结合小学生兴趣爱好所设计的一种创新化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助力作用,对小学数学的游戏化教学展开精心设计,最终创新数学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
引言:
游戏化教学是指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的目的旨在通过丰富有趣的游戏,带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教学氛围的趣味性。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严谨性,如果只采用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方法,难免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乏味,因此,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善,具有重要的实践性。信息技术的普及为小学数学课堂改革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游戏化教学充分结合,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课堂游戏,带动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
一、开展信息技术助力下的小学游戏化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教师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认识能力尚不高,而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理论知识上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更注重于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灌输与计算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氛围严谨,学生缺乏积极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开展游戏化教学,能够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的基础上,动态、直观地呈现数学知识,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短板,同样也可以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创造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有利于教师拓宽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他们很难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长久保持一定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应当适当拓宽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有趣性,采用多种模式的教学方法,时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丰富的教学游戏,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拓宽教师的教学内容,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互动式的教学氛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有利于教师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设计能够对学生多种数学思维进行针对性的锻炼的教学游戏,锻炼学生的逻辑性与反应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游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深入的探究,发现数学知识背后的规律,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进一步形成。
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游戏化数学教学的应用措施
(一)利用信息技术游戏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新知识导入环节作为学生学习的起点,在学生的学习环节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教师应当精心设计知识的引入,从而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可以运用电子教学设备设计课件,采用让同学到讲台上补充课件中图形缺失的角的教学游戏,让学生主动对图形展开观察与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在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游戏后,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件中的动态效果,直观地演示几何图形的画法,从而巧妙地在课堂引入环节,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课堂讲授中穿插信息技术游戏,活跃课堂氛围
教师在课堂的讲授环节中可以适当并有针对性地插入信息技术游戏,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潜能,解决一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难以讲清的内容、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让课堂教学更省时、更高效。
例如,在教学“概率”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设计“摸袋子里的红球”的课堂游戏,通过计算机模拟“摸球”的过程并展示“摸球”的结果,让学生充分、直观地体会到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对几何类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著名的“俄罗斯方块”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体会几何图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内容与学生实际发展情况,针对多种数学思维的培养,设计丰富有趣的游戏,从而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小学生对于“时间”往往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与认知,在教学中如果只运用传统的知识灌输性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觉得课堂枯燥乏味,从而丧失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可以运用课件的形式展现钟表指针在一天之内的变化,动态地让学生认识小时、分钟的概念,掌握时间的规律。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课堂游戏,例如教师讲述某一现象(比如“公鸡打鸣”),学生在课件上选择该现象发生的具体时间段,让学生快速培养数学思维,提升教学效果。
(四)运用信息游戏拓宽课外活动内容
教师可以将信息游戏与学生的课外学习任务充分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情绪愉悦、反应敏捷、思维灵活,寓教于乐,获取知识,增长智慧。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广泛多样的平台,例如网上授课。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课后游戏,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得到充分的巩固与深化,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丰富有趣,也能极高地带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设计电子版的游戏式作业需要同时结合课本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兴趣喜好,例如在图形拼组的教学课后,教师可以设计用多媒体玩“七巧板”的游戏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强化对知识的吸收与巩固,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意识。
结语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游戏化课堂教学的开展,对教师提升课堂效果、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有着广泛的优势。因此,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开展信息技术下的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不断与时俱进、丰富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与教学环境,帮助学生真正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与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孝坤.“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01):141-142.
[2]刘会玉.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A]. 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0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七辑)[C].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0:2.
[3]王娜.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