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1
摘要:数学是初中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学好数学对于学生更好地应对中考以及日后获得更好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合理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之中,以在确保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正常组织与开展的同时,让学生也能从中切实获得数学素养的更好提升与进步。鉴于此,本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学观念具有滞后性
教师的观念对于教学设计、过程以及形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具有滞后性,应试思想的影响根较深,短期内无法有效地转变过来,在教学中仍以知识教学为主,将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的标准。同时,以生为本的理念没有得到有效地落实,教师大多采用讲授的传统方法,与学生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难以对学生本身的思维形成启发的作用,也无法充分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进度,课堂氛围处于比较低沉的状态,教学的效果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
2、对教学目标把握得不准确
教学目标对于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尽管当前教育工作者一再强调素质教育,倡导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但还有部分教师、家长只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以至于教学过程得不到有效的转变。虽然有部分教师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但由于对教学目标把握得不够准确,使实际效果不理想,反而影响了课堂目标的达成。在新课标下,教师需要从核心素养出发,树立起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不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思维培养成为初中数学的重点,学生正处于思维快速发展的时期,而数学的逻辑性、抽象性较强,是锻炼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知识学习对学生的作用是相对稳定的,而良好的思维能力却能够陪伴他们的一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起到有力的帮助。然而,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培养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部分教师将目光集中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习题训练上,学生虽然能够记住课本内容,但对于深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缺乏了解,难以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规律,也不利于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1、激发求知欲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这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初中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重要阶段,能否具有充分的求知主动性,对于他们将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学习,消极应对,无疑极大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不妨利用信息技术带给我们丰富的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教学“投影与视图”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便利用皮影戏的表演,让学生初步了解投影。然后,又给他们演示了测定时间的“日暑”,太阳照在日暑的中轴时,暑针的影子便会投在暑面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暑针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因此用来测定时间。通过这两个鲜活的例子呈现,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投影?提升了他们投入学习的自主性。
2、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单纯地通过自己的理解讲解课本知识,直接把知识教授给学生,所以学生只充当了聆听者的角色;这样的模式枯燥无味,导致部分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合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当运用趣味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概率”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同样大小的黑球与白球,然后把这些准备好的球体放到一个黑色塑料袋里,再让学生在看不到球体的情况下随机取球,每取一个球就记录下来,等活动完毕后,把摸球的结果计算出来,从而算出概率。这样一来,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能把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
3、联系生活实际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服务并指导着人们生活。数学教材中一也涉及到了很多生活素材与资源,希望学生能够从生活出发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初中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联系生活实际,并且通过生活实际展开教学,以此促进在生活情境中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一也由此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不断提升。
例如,学生在学习“反比例函数”内容时,初中数学教师一上课同时将弹簧长度与物体质量关系、汽车行驶速度与时间的生活实例列举出来,引导学生自主说出其中的关系式。由于两者都与生活有关,所以学生们能够快速思考并解答出问题。此时,教师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引出来,使学生能够通过生活实例发现其中的不同,并对还没学习的反比例函数产生兴趣。随后,教师又将某位农民伯伯要搭建面积为24平方米的正方形农场,鼓励学生自主列出一条边长和另外一条边长间的函数关系式。学生们可以结合掌握的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快速列出算式,并且对反比例函数的探究欲望更加强烈。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课堂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很高,获取数学知识的效率与能力一也随之升高。
4、开展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的本质是因材施教,面对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让优秀的学生能够在难题中拔高,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通过完成基础性质的题目,从而巩固学习信心。教师在班级内进行分层分组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现有成绩以及米来学习潜力,做到科学分层。除此之外,在分层时做到心中有数即可,不宜过分张扬,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分层教学可以在教学目标、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安排,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相对于自身的进步。
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相关的知识时,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先掌握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以及二次函数的特征,能够正确地分辨出二次函数,并能够根据解析式画出函数的图像;对于成绩较好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教师则要求他们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函数解析式。通过梯次设置教学目标,帮助班级学生实现共同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用途和价值,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于勇.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才智,2018,(13):97.
[2]禚强.浅析初中数学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