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荣坛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华坛山镇中心小学
摘要:教学质量指的是教学对学生达到预期教育结果的促进程度,包括学习活动是否合理、恰当;是否考虑了学生的特征(如年龄、先前知识、动机等);教师对学生和内容的处理、对学习任务和活动的组织等等,涉及多个因素,关系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及时、任何一个因素不合格都会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可谓是任务重,难度大,标准高,对教师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也是教师们热议的话题。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六年级课程为例,尝试探究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学途径;六年级课程
六年级意味着小学阶段的结束与初中阶段的开始,是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一年中学生既需要学习新的知识点,还需要复习旧的知识体系,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需要保质保量的完成。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教学经验丰富,有能力、有自信肩负起教学的重任,且能履行好本职工作,提升教学质量,具体如下所示:
一、缓解压力,克服紧张情绪
其实,进入六年级,无需家长与教师多言,学生自己就意识到了时间的宝贵,有了学习压力,情绪紧张,行为积极,如果此时教师或家长再施加额外的压力,可能会让学生精神奔溃,情绪异常,反而产生反效果。虽说适当的压力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但过多的压力会毁掉一个学生,因此还需要教师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缓解学生紧张情绪,使其健康成长,专心学习。
如,在学习《分数乘法》这一课内容时,因为这是学生进入六年级后接触到的第一堂数学课程,不仅是学生,就是笔者自己都有些紧张,为了克服课堂上的紧张情绪,笔者不仅制定了详细的计划,设计了趣味性的活动,且语言幽默,态度温柔,有时候还会开玩笑,借此缓解大家紧张的情绪。再如,学到《圆》这一课内容时,教学目标多,教学难度大,让学生产生了畏惧心理,紧张情绪,结果就是越紧张,越害怕,出现的问题,犯下的错误越多。基于这一事实,笔者安抚了学生的情绪,也原谅了学生的行为,态度诚恳,耐心十足,重新教学。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发现学生情绪过于紧张,反而出现了反效果,为此做出了一些缓解行为,希望能帮助学生克服紧张情绪。
二、认真听讲,夯实自身基础
六年级的课程与之前相比,难度提升,综合性强,对学生要求高,需要学生好好听讲,认真学习,夯实自身基础,这样才能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在测试中取得高分,也能改善生活环境。
其实,学生接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训练,应该养成听课的好习惯,但不排除部分学生过于顽劣,教师管理不严,致使学生到了六年级依然存在课堂东张西望、发呆、偷着玩等走神行为,严重影响了听课的效率。缺少了听,自然不能理解,更不会用,亟需改善。如,在学习《比例》这一课内容时,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理解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知道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含义,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并尝试运用;了解比例尺,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笔者制定了一系列教学活动,以期能借助活动增加学生知识积累,加深学生理解程度,强化练习,掌握知识,但在践行这些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不再状态,注意力总是分散,错过了多个知识点,降低了整体教学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暂停了教学进度,强调了听讲的重要性,还组织了互助小组,即同桌互为一组,互相监督,互相提醒,旨在提升听课效率。在笔者的引导与同桌的帮助下,大家的课堂行为有所改变,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针对学生不认真听讲的行为制定了应对方案,即加强引导,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建立互助小组,借助学生的力量监督彼此,提升听课效率,确保了教学质量。
三、做好复习,建立知识框架
小升初不单单考察六年级的课程,也是对学生小学阶段的一个整体测试,需要学生做好复习工作。其实,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新旧知识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完全可以在教授新课的时候穿插进旧知识,帮助学生复习。当然,如果学生具有自主复习意识,能制定阶段性复习目标与计划,可以更好地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提升教学质量。
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就以《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这一课作为新课导入环节,帮助学生回顾了旧的知识点,在对比中感受到了不同类型统计图的优缺点,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印象。再如,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将其与上学期学习的《圆》进行了联合教学,知道了圆与圆柱、圆规之间的关系。当然,除了教师引导外,学生要具备主动复习的意识,尝试建立自己的思维导图,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并按着计划做好复习工作,如果有疑问,可以请教教师,接受专业性的建议。
综上,小学六年级课程地位显著,意义重大,备受师生们的重视,但不能否认的是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质量不高,这也是笔者面临的问题,为此笔者针对问题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终有所获,如上所示,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为教育教学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玉萍.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7(24).
[2]汪胜奎.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