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
四川省射洪市太和中学
摘要:这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对于初中数学教育的要求也越发严苛,特别是越发重视问题导学法在数学中的运用,希望能够借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真正意义上推动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针对于此,论文重点剖析与探究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 初中数学教学
前言:从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当前的初中数学教育仍旧采取的是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极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别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养的提升了。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有效运用问题导学法,尽可能的体现问题导学法的作用,是目前初中数学教育工作人员需要探究的问题。
一、凭借问题导学情境引入新课
单从情境构建来说,不但是问题导学法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引入新课的有效方式。对于初中数学老师而言,应当在教育开始前严格根据现代初中学生特性完成问题情境构建,借此更加有效的引入新课,更加有助于学生健全知识结构。具体而言,第一,构建问题情境不但要根据教育关键点与难点,还应当与教育目的相结合;第二,问题情境构建应当与现代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大家都明白,初中时期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历、人生经验。所以,在具体的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数学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使得学生自主构建问题情境,有效进行探究,从内心了解到新知识是怎么个情况,还可以合理组织,使得学生精心构建情境活动,将生活情境重现,目标是使得学生真实的感觉到数学学习的作用,从而更加具备学习兴趣;第三是构建问题情境难度要恰当,不能过高使得学生学习自信心遭受打击,又不能过低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1]。
二、凭借问题导学过程激发学生思维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育之中的价值不可或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思维,使得学生思维真正意义上的“活”起来,同时学会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针对问题进行探究。从实际情况可以得知目前的初中数学教育,其中包含的多数应用题都是一题多重解法。
可是因为一种遭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致使学生的思维被限制,无法有效提高自身的解答能力。所以,这就需要初中数学老师实现更高的学习目标,需要老师有效运用问题导学法。需要注重的是,在这过程中不能随意盲从,而是务必注重对学生思维与解题能力的锻炼。比如,在《一元一次方程》这一单元内容教育中,可以得知其中包含的多数应用题都能够采用未知数、逆推法来进行计算。比如题目:一张试卷中有二十道题目,其中做对一道得五分,做错或者不做都扣一分,已知一位同学获得七十六分,计算这位同学做对了几道题目?需要注重的是,在学生做出正确回答后,并不代表着题目完成了,而是应当在这恰当的时机中,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假如学生做对了所有题目,会获得多少分?做错一道题目,相当于减少多少分?直接计算简单还是列方程快捷?原因是什么?总的来说,就是在初中数学教育中采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格外注重增强引导,鼓励学生,不断激发学生,使得学生从多个层次探究、剖析、总结问题。
三、凭借问题导学结果引导学生探索
从当前的初中数学教育来说,大家可以发现问题,也就是绝大部分数学老师都没有从思想中注重公式推导等教育内容,通常都是直接告知学生数学公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会解题就完成任务,而这也导致大多数初中学生只能够浅显理解、暂时掌握了概念、公式,压根没有实现深层理解、灵活应用。而问题导学法的运用,恰好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探索动力,使得学生的求知欲望浓烈。比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这一内容教育中,老师可以进行这样的教育设计,也就是老师手中的大三角板与学生手中的三角板文具有什么共同之处?在学生回答完成后,老师紧跟着提出问题:大家都明白我们通常将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称之为相似三角形。那么大家开动脑筋,还有什么方式能够辨别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提出问题后,学生们进行沟通交流。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重的是,对于学生的任何回答,哪怕是一些不着边际、错误的回答,老师都不要急于否认,而是应当通过提出、引导,使得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最终实现深层次的理解。针对于此,不但能够使得学生探究欲望强烈,还能够真正意义上体现问题导学法的价值[2]。
结语:总的来说,问题导学法的运用对于初中数学教育的作用巨大,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问题解决能力。所以,作为初中数学老师,不但要从思想上了解到问题导学法运用的价值,还应当想方设法的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究有效的问题导学法运用措施,借此充分体现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高红. 试论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 000(006):P.120-121.
[2]蒋学松.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 000(002):P.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