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6期   作者: 王小艳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王小艳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东明镇得胜学区中心校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活力。尤其是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更应该将学生兴趣的激发放在教学引导的首要地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结合数学教学的需求,从巧设疑问激趣、师生互动激趣、小组探究激趣引导学生,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激发;策略
        引言
        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点,也是关键点,良好的兴趣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继而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具体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巧设疑问激趣
        “学贵在有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独立思考欲望的关键。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周围的一切大多比较新鲜,学生在学习中对身边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如果可以借助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良好学习氛围中充分感知知识的要点,并在结合实际进一步思考和探究中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初始阶段,可以结合疑问引导,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讲解《数字编码》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家的门牌号吗?在这一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想要讲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自己家住在2号楼101。有的学生说自己家住在2号楼3301。在学生们提出之后,紧接着询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数字的含义吗?启示3301代表的是33楼的1号的简写。紧接着,教师提出: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会用到这些号码,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一下。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并开始主动思考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二、师生互动激趣
        小学生对数学教师有一种崇拜的感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可以主动与学生沟通,将更利于改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畏惧情绪,教学的效果也会在学生与教师的有效互动探究中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并关注学生成长的需求,借助提问、交流、探究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互动机会。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得到调动,教学的效果也因为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得到显著提升。


        例如,在讲解《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组织趣味性教学活动,让学生结合以每一列为一些小组,完成击鼓传花的活动。首先,教师先讲解“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然后教师口头说出算式,并提示学生可以开始“击鼓传花”了。当教师提出暂停的时候,停到哪位同学面前,这名同学就需要完成这道计算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创建游戏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让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拉近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中,也会逐步改变传统的学习状态,学习的热情也会得到提升。在良好的师生互动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教学的效果也因此得到显著地提升。
        三、小组探究激趣
        素质教育的视角下,对学生的个人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适当穿插素质引导,将有助于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引导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并主动穿插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从而在生生互动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再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思考中,点燃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结合实际情况,讲解教学的基础概念,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在生活中的哪些图形可以被称为长方形,哪些属于正方形?在学生小组思考探索中,生生之间的交流得到促进。然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情况,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为保证探索的有效性,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初期,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个装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信封,然后要求学生小组实践思考,讲一讲自己的发现。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教学可以让学生有自由发挥和思考的机会。待学生完成基础思考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研究成果。针对学生的发言,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要秉持赏识的态度。如果回答得好,则需要给予肯定,如果回答得不理想,则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表达。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教学的效率得到显著地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短时间就完成的事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并以兴趣作为教学的源动力,助力小学数学教学。同时,教师也需要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不断总结分析,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在兴趣的影响下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袁小莉.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20):224-225.
        [2]李彩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2017(11):132-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