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究式教学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6期   作者:孙贤志
[导读] 化学是通过观察生活现象进行实验探究与操作的一种自然学科,

        孙贤志
        湖北省监利市汪桥镇初级中学
        摘要:化学是通过观察生活现象进行实验探究与操作的一种自然学科,学习化学对学生现象观察、实验探究、抽象理解、科学态度等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探究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需要教师以学生的实际为基础,重视学生对探究性兴趣的培养,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自愿加入到探究活动中,提高学习效果。下面,本文就对初中化学运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在探究式的教学中,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进行思考与理解,并通过合作探究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中,教师会直接为学生讲解知识点,学生没有机会去探究其中的原因。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做出改变,创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贴合学生的实际,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记忆。
        一、创设化学情境,激起探究兴趣
        情境创设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相比较单调、沉重的学习模式来说,情境创设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作为学习案例,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所以,可以为学生创设趣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其中进行探讨,从而发展兴趣、积极思考、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为了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更丰富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趣味故事的引导下,主动去思考、去探究其中的化学现象和原理。在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这节课的时候,教师用引导学生:“同学们,战争是残酷的。在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军官要挟一名化学家为他们服务,化学家并不屈服。德国军官让这位化学家,把浓盐酸喝下去。这个时候,化学家将浓盐酸和另一瓶无色液体一起倒进烧杯中,喝完后躺在地上,德国军官都认为化学家死了。等军官走后,化学家却站起来来了。请问,化学家为什么会没事?无色液体是什么?”当教师用故事引导学生后,学生都会产生为什么的疑惑心思,学生的答案也五花八门,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紧接着,教师利用学生此时的心理状况,为学生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运用这样的方式,学生兴趣得到了发展,学习劲头也足了,学习动机提升后,自主探究兴趣也会随之升高。


        二、设计实验操作,大胆进行探究
        化学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对化学现象进行分析和猜想,并付之于行动,从实验探究中,获得对化学知识的掌握。而问题的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思维拓展都能得到提升,还可以让学生对化学现象进行大胆猜想,并通过化学实验操作,来证明自己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到深层次的问题和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这部分化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就为学生设计问题并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探究。在化学学习中,教师结合这部分内容,设计问题:“同学们,思考一下,在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中,这三者的性质相同吗?为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在对比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后,想一下,在实验室中,想要制取气体,我们要选择的仪器装置,要根据哪些因素来选取?原因?为什么?”经过问题的引导后,学生会进行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来动手操作,再查找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相关的化学实验结论和答案。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自主完成,可以小组合作,教师不能过多的插手和干预,只能在旁边进行适当的引导。通过设计实验操作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得到了有效提升,还能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生更愿意进行化学学习以及接受化学知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组织小组合作,提高探究能力
        在探究能力的培养中,小组合作方式是不能缺少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在小组内部的分工和依据各小组的学习任务来完成教学目标,会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并且,同学相互鼓励的情况下,学生更愿意加入到探究活动中,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进行“金刚石、石墨和C60”化学实验的时候,教师就利用小组合作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在化学学习中,教师先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将相依的学习任务布置给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学习。如,小组任务:通过探究实验,分析这三种物质相应的结构、物理性质和用途等学习任务。之后,教师要合理安排学生的讨论时间,让学生结合问题,在小组中积极探讨、相互交流,得出结论。运用这样的方式,让每个学生有了不同的学习分工,在实验中获得精准的操作,更准确的实验结果,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以及探究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标,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思考,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魏红保.初中化学有效探究性教学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刘宏霞,李文章.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J].化学教育,2009,30(010):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