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6期   作者:张秉军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逐步迈入到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张秉军
        陕西省靖边县第二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逐步迈入到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面临着全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因此亟需对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和模式进行全面革新。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来展开的全面、系统地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调整教学的策略、结构和体系,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所以,广大的初中物理教师需要顺应课程改革发展变化的趋势,明确全新的目标和要求,主动推进课堂教学策略的革新,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传统教学观念往往会造成教学行为的无序低效,导致课堂氛围的枯燥乏味,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绪。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不再局限于“以师为本”、“师道尊严”的理念中,而是落实素质教育所强调的以生为本思想,充分的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肯定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展开平等的沟通、互动,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营造出自由、民主且和谐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和抗拒心理,更具学习的兴致和意愿。
        例如,在教授《物质的状态》时,物理是一门探究性的课程,所以,教学方法要不断革新,满足课程教学特点。所以,笔者在教学中会主动与学生们对话,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少发生,实际上,对话交流不仅可以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还能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另外,笔者还会在课堂中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质疑,针对学生们提出来的这些问题,笔者会耐心给予解答,优化学生们的学习过程,这对学生们接下来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这样,笔者通过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革新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过去,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结构较为单一封闭,学生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相互分离的,几乎没有互动和交流的机会,这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效果。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应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运用来推进课堂教学结构的革新。首先,教师需将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水平、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情况搞清楚,并依据科学的标准来进行合理地小组分配;其次,教师要合理地布置探究任务,激发学生求知和合作的欲望,以此来引导学生展开组内的沟通、讨论、互动和交流,实现思维碰撞、观点交汇和优势互补,最终不断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汽化和液化》时,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所以,笔者革新课堂教学结构,转变教学方法,以小组合作探究法为例。在课程正式开始前,笔者先将学生们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同时,为确保各小组的平均学习能力相同,笔者会在每个小组中安排一至两名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正式带领学生们学习本节课程的内容,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会为学生们布置一些探究任务,通过这些任务引导学生们讨论交流,这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团队配合能力,同时还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在学生们交流的过程中,笔者会在各小组中巡回,观察每个小组的学习表现,做好本节课程的监督工作。这样,笔者通过革新课堂教学结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引入现代设备教学,加快学生知识理解
        现代设备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革新知识呈现方式的有效路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去理解知识的内容。

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应真正具备与时俱进的观念和意识,不断学习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善于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物理课堂教学,将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识以图片、动画、视频、声音、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呈现和展示,创设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和听觉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观感知,从而逐步加快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在教授《液体内部的压强》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考虑到课程内容的特点,笔者引入了现代设备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组图片,图片中主要展示了在水中不同深度下人们所需的保护措施,通过这幅图片,学生们了解到了在水中下潜的深度越深,人们所受到的压强便会越大。随着课程的推进,笔者再次利用信息技术模拟水中压强的变化,让学生们直观认识到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变化。这样,笔者通过引入现代设备教学,加快了学生的知识理解速度。
        四、融入现实生活实例,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知识源于生活最终也将运用到生活中去,物理知识更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现实生活中蕴藏着诸多的物理实例可以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以不断提高学生对物理的认同程度。这需要初中物理教师积极地拓展原本局限的教学思路和范围,将生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主动去观察、挖掘并搜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素材和资源,将其融入到物理教学实践过程中去,以还原现实生活情境,促使学生可以站在生活角度去理解和看待物理知识,体会物理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点燃。
        例如,在教授《杠杆》时,杠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在课堂中融入了生活元素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以生活中常见的钳子、镊子、红酒启瓶器为例,让学生们分析几种常见物体的原理,很快,学生们了解到这几种物体都是利用了杠杆原理,这时,笔者再引出杠杆的两种性质,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同时再让学生们为这几种物体分类。另外,笔者还为学生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让学生们分别制作两种杠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充分体验到物体学科的乐趣,感受物理学科的严谨性与真实性。这样,笔者通过融入现实生活实例,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优化课堂评价系统,提升学生学习自信
        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和行为的直接反馈,也是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所以对课堂评价系统的优化不容忽视。初中物理教师需要端正教学态度,提高对课堂评价的关注和重视,改革过去以成绩为单一标准的评价模式,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最终结果,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指出学生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自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授《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很多时候,教师都忽视了对学生们的评价环节,实际上,课堂评价对学生们的学习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笔者对课堂评价系统进行了优化,如,笔者会根据学生们的课上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再如,笔者会下发学生自评单,让学生们根据自评单中的选项为自己打分,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自评结束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将自评单与同桌交换,为同桌的表现进行打分,彼此鼓舞学生们的自信心。这样,笔者通过优化课堂评价系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各个学科教育教学都需要做出适应性的改革和转变,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和要求,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说,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牢牢把握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的根本趋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通过创新方法的运用来建构科学、稳定的课堂模式,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钟纯勇.浅谈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措施及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7(31):203-204.
        [2]刘慧民.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J].经贸实践,2017(12):236.
        
        [3]朱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