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韦慧
馆陶县第一中学 河北省 邯郸市 057750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全面推行背景下,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强调在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时间自由阅读,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传授给学生正确阅读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对学生开展科学的阅读评价,让学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后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在阅读时可以有更多的收获,从而提升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尊重主体;了解需求;培养习惯
阅读教学是传统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忽略的一项内容,虽然阅读教学的内容是考试中的必考内容,但是语文教师的教学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单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比比皆是。针对这种情况,在现代化的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要调整阅读教学的策略,优化阅读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和谐、民主且轻松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育民主化也是教育革新发展的必然趋势,相比于传统教师在课堂上的那种主导与权威性来讲,现代化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则发挥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时间自由阅读,让学生对文章产生自己的感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时间自由阅读。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让你大家对朱自清的名字并不陌生,朱自清的散文水平很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正是他的一篇散文,请大家自主阅读学习一下吧。” 我讲完之后将课堂的时间留给学生自由阅读,充分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开始自主翻阅教材进行阅读,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对知识产生了自己的感悟,也对如何阅读文章有了自己的理解。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营造出了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积极阅读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感悟,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
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以往语文教师在进行引导时大都是根据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引导,不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教学的效果自然也不佳。语文教师可以主动与学生交流,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耐心询问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之后根据学生的需求的适当调整阅读教学的策略,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需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收获更多。
例如,在学习《蜀道难》时,教师可以主动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写诗的风格以豪放不羁为主,气势磅礴,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他的作品来感受一下吧,下面请大家自主阅读。” 学生开始自主阅读,我走下讲台穿梭到学生中间,观察学生的学习,在发现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予以帮助,以平和的语气指导学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还主动与学生交流,学生在我的影响下逐渐打开心扉,讲出了自己的需求,我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这样,通过在课堂中主动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的时候,还能增进对学生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语文阅读的教学,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帮助也更大。
三、培养学生形成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好阅读教学也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才能看到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传授给学生正确阅读文章的方法,并让学生应用到阅读的过程中,在不断的应用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时,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正确阅读文章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新闻是我们了解社会事件的主要途径,那么大家知道新闻是怎样书写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记录香港回归事件的新闻,请大家阅读一下吧。” 我让学生进行阅读,并指导学生尝试总结新闻的书写格式,这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文章内容的同时,也在总结新闻的格式,最后在完成了文章阅读,之后也明白了新闻的书写方法,掌握了新的技能。这样,通过在课堂中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并让学生自主实践,培养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开展语文阅读的训练
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必要的专项阅读训练是离不开的,当然,阅读训练并不是不断的进行阅读训练,而是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特点,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启发学生产生新的阅读思路。此外,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不同文章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游刃有余,提高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可以开展语文阅读的训练,引导学生总结不同文章的阅读方法。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对人物的描写是在写作的过程中经常需要涉及到的,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作家,这篇文章就是对人物的描写,下面大家来学习一下鲁迅是如何描写人物形象的吧。” 我引导学生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切入,启发学生产生了新的阅读思路,学生按照我的引导去阅读文章,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在实践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阅读文章的方法,顺利完成了阅读任务。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开展阅读训练,指导学生总结阅读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进行科学的阅读评价
阅读评价是在学生完成阅读之后,以教师评价或者学生互评的形式开展的对学生阅读收获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遗漏之处,使学生在反省中得到成长。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遵循科学、公正的原则,准确帮助学生指出阅读时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阅读起到积极作用,并给出指导性意见,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阅读评价,指出学生在阅读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指导性意见。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徐志摩是民国的才子,曾经在剑桥大学留学,这首诗就是他在回去剑桥之后离开时所作的作品,听大家分析一下其中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 学生开始自主阅读这首诗,按照之前掌握的阅读方法进行分析,很快就完成了阅读任务产生了自己的阅读感悟。我对学生的阅读感悟进行评价,站在客观的角度帮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指导意见,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正,对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学生完成了阅读活动之后,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科学的阅读评价,让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并帮助学生改正,切实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让学生对文章有了全面的理解。
总之,语文教师要积极更新自己的教学思维,优化阅读教学的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对症下药展开教学,之后开展专项的阅读训练,启发学生产生新的阅读思路,让学生对阅读文章更加轻松,还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科学的阅读评价,不断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俞信霞.中学阅读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4(11):38-39.
[2]陈久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解决的功利性问题[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9):30-31.
[3]顾艳红.浅议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指导技巧[J].现代农村科技,2014(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