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思想的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6期   作者:杨玉琴
[导读] 随着我国初中教学体制改革,数学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杨玉琴
        湖北省潜江市周矶办事处周矶初级中学
        摘要:随着我国初中教学体制改革,数学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中数学不再以传授学生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更多的则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发挥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数学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初中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而在众多数学教学方法中,渗透数学思想教学方法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它不仅可以达到以上提及的教学目标,还能够帮助学生内化数学知识理解数学重点,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思想;教学策略

        引言: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区别,数学知识是源自我们生活中活动发展而来,在生活之中我们处处都看到数学的影子,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拥有很强的生活经验积累,但是传统数学教师无法将教学活动带入实际生活之中,只能通过传统的应试板书教学模式灌输学生数学知识,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对数学的兴趣不够强烈。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数学教学目的逐渐变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为此,教师必须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促使深化学习内容,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不仅受学生以鱼,还要授学生以渔”
一、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思想含义
        数学思想渗透方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先进行数学思想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解决数学问题。在宏观层面上,它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转变数学思想,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在微观层面上,它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数学问题细节,让学生去发现数学问题的本质,让原本晦涩难懂的数题题变得简单,这样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自然而然会增加学习的自信心。长此以往,学生必然重新组建这知识学习结构,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还能够通过正向引导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当下较为流行教学模式之一[1]。
        部分教师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时,总会进入一种教学误区,部分数学教师喜欢使用题海战术去帮助学生提升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让学生主动融入数学课堂之中,学生对数学学习还存在于计算层面上,学生学学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地学习地位,教师传授什么数学知识,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意愿去学习,脱离了新课改对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数学课堂上,只有学生能够主动探究者的身份去深挖数学内涵,还能够达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策略
(一)知识探究性学习渗透
        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习惯和年龄认知进行深入了解,尊重学生学习习惯,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具体来讲,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时,你要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率,还要对学生数学思想解题方向进行判断,纠正学生错误的数学解题思想,逐渐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对数学知识理解不足的问题,并依照教师合理科学教学评价加以改正,这样学生才能主动融入数课课堂学习中。数学教师应避免当一个解题思想,始终贯彻在数学课堂活动中,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永远无法深入,有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教学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思维解题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标对教师教学的要求[2]。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上册《有理数乘除法的混合运算》数学教学活动中,本章的教学是学生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主动识别同类项,掌握基本运算法则,并能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此外,学生还要不仅数学分类思想,懂得数学基本运算规律。为了达到此教学目标,教师再次此次学活动开始前,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寻找相应的数学习题资源,依照习题类型数学题进行分类。每一种类型分成三个阶梯,第一节阶梯一般多为同类项加减运算法则;第二阶梯一般多为同类项乘除运算法则;第三阶梯一般多为同类项混合运算法则。在学生进行运算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保持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运算规律。完成第一教学目标后,教师要给予学生综合性较强的教学评价,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方式也要有所差别。学习成绩较好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微笑示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即可;学习一般的学生完成教师布置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言语鼓励,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意见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学习较差的学生完成教师布置教学任务后,教师需要重点进行表扬,全班其他学生能够同时见证此层次学生学习进步,满足此类学生要表现自己的欲望。在学生完成习题学习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第三阶梯试题交由其他学生相互批阅,若发现其他学生存在错误,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探讨,药交流过程也是以解题思维方式为主,这种层层渗透的教学模式下,班级学生之间就会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思维氛围,即使今后在没有教师积极引导的情况下,学生也会以数学思维模式去学习、理解数学知识重点、难点。
(二)通过小组总结完成渗透
        笔者发现大部分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完成小组活动学习后,要每个小组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或者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教师就可以宣告此次教学活动是成功的,至少有教师去做小组学习总结,每个组与组之间相对独立,缺乏连续性与互动性,每个小组内部人员搭配情况较为固定,每次只有3~4名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话题讨论或者问题探究过程,剩下的学生,只要他人在完成探究问题结束后用其答案,回答教师布置的教学问题即可。这就致使部分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很难得到根本性的成长,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会看到某些学生难以融入小组学习活动,虽然课堂表现良好但考试成绩较差。对于此类学生,教师必须通过小组总结帮助其改变学习思维模式,渗透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思考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与班级其他学生学习能力靠拢,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督促,在团结互助的氛围里共同进步[3]。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三角形的内角》数学教学活动中,本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种类三角形内角之和,并寻找出每种类三角形的具体差异,为了能够让学生完成自主探究活动,数学按照学生学习能力将他们进行随机分组,然后给每个小组提供不同的教学道具以及探究问题,在学生完成本主学习任务探究后,还需要和其他小组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和任务问题,每个小组必须和其他小组连续解决三个不同的探究问题,才算完成本节课探究学习,并且每个小组要对探究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总结。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渗透思想教学方法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模式,学生梳理正确数学知识重点,增加学生数学教学活动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完成知识内化,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初中数学教师提升数学教学理念,创新数学教学方法,坚持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曹伟林. 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20, 000(003):P.41-41.
[2]闫峰.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4):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