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6期   作者:徐华虎
[导读] 小学数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徐华虎
        安徽省南陵县许镇镇华林完全小学 241306

        【摘 要】小学数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理性思考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又为学生以后学习深层次的数学知识打下了基础。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是整个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不但会影响学生的整个数学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小学阶段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产生影响。本文则对当前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解题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剖与分析,并提出了个人的改进方法和教学策略,希望以此来培养小学阶段高年级学生的应用题解题思路和技巧 ,促进小学阶段数学高段应用题的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从而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和知识素养,为今后学生学习深层次的数学知识打下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 ;解题能力;解题策略
【引 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的学习内容在数量与难度上也有所变化,应用题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要求学生具有系统的逻辑思维模式。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智尚不够成熟的发育阶段,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接受和领悟知识的能力较强,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潜能的最佳时期。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利于培养小学生对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高,此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学生角度思考,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目前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高段应用题解答的积极性。目前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受传统教育的教学观念影响,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过于僵化,在高段应用题的教学中,习题的来源主要是教材或与教材有关的教辅材料,因此习题量很有限,习题内容也不能紧跟时代的节奏,甚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就样的应用题教学就不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前提下,多数教师将自己作为课堂上的教学主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完全颠倒了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体这一事实,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在数学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反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缺乏与学生之间的必要的互动与交流,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直接影响到课堂上数学的教学效果。
        其次,学生在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的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解题思路不清晰,解题方法不够灵活多变,解题的步骤格式不够规范。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引导和方法的指导,并及时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的解题步骤与书写格式,从而来提高学生数学解题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由于某些数学教师自身的数学专业知识不足与职业素养的缺乏,没有从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站在小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利用小学阶段学生能够理解的方法进行教学,而是在高段应用题的教学中仍然使用延续多年的教学方式,使小学生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价值;同时在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下,某些教师对学生采取题海战术,太过注重学生卷面上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智力和思维的发展,不仅给学生造成了过大的心理压力,还大大地影响到了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的教学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应该对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出合理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提升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
二.培养学生数学高段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由于数学应用题本身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处于发育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思维能力受环境影响较大,无法充分理解复杂的高段应用题。因此,一个好的问题与教学情境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开动思维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开展数学应用题教学,通过生活化情景的应用题,让学生简化对应用题的理解,可以让学生轻松直白的学习数学知识。 通过这样的情景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数学知识学习的意义,以及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现实作用和重要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的奥秘,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


        (二)教师应当注意灵活应用多种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技巧
      在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采取设问和提问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对一些高段应用题只讲解题思路,而具体的解题步骤则完全交给学生独立思考与探讨。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讲解套路,采用生动的教学语言与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对应用题的解答兴趣与积极性。教师可以尝试采取由学生讲授代替教师讲授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解题兴趣与技巧。在高段应用题的讲解过程中应当从审题、分解、合理联想和结果验算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解题缜密性,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效率与质量。
        (三)以典型题例强化学生模型构建。
          小学生受年龄与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抽象思维能力普遍不强,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对数学公式等知识的应用普遍是生搬硬套,而如果应用题的解答需要对数学公式作出变化,学生就无法用数学公式正确解答问题,促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逐渐受到重视。在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教师可选择一些典型的应用题解题思路的指导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相结合,增强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促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例如:一杯200毫升的豆浆含有0.4克钙质,是一位小学生一天所需钙质的四分之一,问:一位小学生一天需要吸收多少克钙质?解题时分析如下:方程的模型学的建立对上述应用题的解答很有帮助,能够降低这类数学问题的解题难度,依据数学模型的构建,学生可从题目中准确找到有关条件,了解题意,快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进而列出相应的方程并对这类问题进行解答。
        (四)教师要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掌握现代化教学技能。
        数学教师是连接数学知识与学生解题能力的桥梁,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进度,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的教学理念,灵活变通的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自身的数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能,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并创新教学方法,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其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数学知识学习氛围,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压力,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坏境中学习,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提升小学高段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学习更新自身的数学专业知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积累教学经验;深化对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理解,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创新与改革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完善教学体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只有教师自身的不断进步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才能有最基本的保障和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才能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并且在另一方面还可以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这样也可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有更大空间的提升。夯实的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教学能够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成效,为学生之后的更高层次的数学全方位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对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灵活多变的应用多种培养策略,并且将各种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应用题引进课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若想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还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为重点,循循善诱,以便于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改善数学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①朱家乐:浅谈提高小学数学高段教学的有效策略.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1)
②李朝军: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途径探析.内蒙古教育.2016.03(06)

③赖昌德: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指导策略;新课程(上)2017.05.(08)

④姜海宝:小学高年级高段应用题的解题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实际与反思,2013.14.(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