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6期   作者:张明明
[导读] 随着国家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物理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张明明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芮店学校
        摘要:随着国家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物理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和教师也越来越注重丰富和改进教学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进行教学目标制定时,除了要落实基础知识之外,还要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思维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来为学生讲解物理知识,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今天,启发式教学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良好手段。
        关键词:初中物理;启发式教学策略;多媒体启发教学;比较式提问;直观演示实验
        初中是学生学习各学科知识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意识以及理解记忆能力是非常活跃的,所以作为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个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最好阶段,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特别有些教师因为物理是一门逻辑思维性很强的学科,便花费大量的课上时间来为学生讲解物理原理知识,这不仅容易引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反感心理还不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作为教师要把启发式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以在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
        一、利用多媒体,启发学生探究意识
        物理知识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和空间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目的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把物理课本中的抽象知识具象化,以让学生可以在更加直观的知识面前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而且多媒体还能从多个角度来向学生传递信息,进而使得学生可以从消极被动地接受物理知识到主动积极的探究物理知识,这样“化静为动”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发展了学生的智能进而启发学生的物理探究意识,从而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为之后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教授《认识内能》时,我会通过以多媒体展示轮船、火车以及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图片的方式来导入本节的课程,然后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再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知道这些交通工具的能量都来源于哪里吗?”,这不仅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然后我会在学生苦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以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那大家想一下汽车做功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脱口而出:“汽油。”这样的利用多媒体引入学生实际生活经验进而导入物理课堂教学的方式不仅很好地利用了生活与物理之间的紧密联系的这一特点,还能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进而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下去的欲望,然后我会为学生引出“内能”这一物理概念,并通过利用多媒体来出示幻灯片的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可以通过对幻灯片的观看来得出热量与内能之间的关系,最后,我会通过多媒体来为学生出示一段有关“用锯子锯木头,然后锯条发热”的小视频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这种现象是利用什么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呢?”,然后我会让学生在小组之间展开探讨,不仅达到了利用设疑来启发学生的物理思维的能力,还能让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对刚才所学知识的学习情况。


        二、采用比较式的提问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的最主要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物理思维,以让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学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所以教师可以在物理教学课堂中采用比较式的提问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但是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特别是要注意提问的技巧性,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发散学生的物理思维的作用,进而让学生可以在自己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物理自信,以达到改善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抵触心理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热量和热值》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热量与热值”这两个物理概念的定义以及区别,所以我会一改以往的花费时间来解释概念的含义的传统教学方式,因为那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不会益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还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甚至还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心理,所以在本节内容的教学时,我会采用比较式的提问方式来启发和培养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能力,首先我会把本节课程大致分为两个内容,即热量与热值,然后我会利用比较式的提问方式来向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引出“热量与热值”的相关公式,这样合理的提问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的思维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所以在进行提问之前,我便会通过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并在课堂教学时把握有利时机来向学生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改善学生对回答问题的畏惧心理,进而让学生可以在物理课堂上展开积极地思考,从而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利用演示实验的直观性,启发物理逻辑思维
        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当然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是离不开物理实验的,而教师的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开展实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把课本教材中的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和原理以更加直观具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这些概念规律的理解,还能启发学生的物理逻辑思维,进而让学生可以在之后的课堂学习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教授《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时,因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会读以及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进而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以及什么是并联电路,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程的教学计划时,我会通过直观的演示实验法来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分物理知识,首先我会先拿出事先就准备好的三只带灯座的小灯泡、装有两节干电池的电池盒以及电路板和几个开关和导线等这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熟悉的演示器材,以让学生打消对观察物理实验的抵触心理,然后我会在实验之前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大家仔细观察我在接下来实验中展示的器材是采用的哪种连接方式?”,以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去观察实验,进而利用设置问题与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的物理逻辑思维,并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来加强学生对“串联电路以及并联电路”的理解能力,最后我会为学生布置“画电路图”的课后作业,以让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一个从理解知识到巩固和深化知识的过程,以作业的形式来启发学生的物理意识,并让学生可以在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树立自己的物理自信。
        总之,由于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以及好奇心强烈的阶段,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来创新和改进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以及演示实验的方式来直观的启发学生的物理思维,以让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感受来引发自己的联想,进而让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而且在实施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利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来把握提问时机,进而一步步引导和启发学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启发式教学方式不仅很好的符合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地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物理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薛建辉.论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6(28)
        [2]徐佳虹.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6(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