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
湖北省潜江市周矶办事处周矶初级中学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正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革,各个初中逐渐整合了绿色化学理念,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绿色化学意识,引导学生在实际日常生活中,密切结合绿色化学理念。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愈加强烈,因此如何将绿色化学理念深刻融入初中化学教学中,是当今众多初中化学教师值得积极探究的教育问题,从而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内化环境保护的使命感。鉴于此,本文主要以初中化学教学为探究方向,研究如何有效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旨在为广大初中化学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绿色化学理念;渗透研究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逐渐形成思想意识的重要阶段,在初中形成的思想意识会一直伴随学生的日后成长,影响人的一生。因此,初中化学教学应紧抓初中学生的这一关键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在化学教学中深度融合“绿色化学”理念,提升学生绿色化学意识。通过在课堂中结合这种科普式教学手段,可进一步强化绿色化学理念,推动其日益走向生活化。随着人们对绿色化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初中化学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为保护生态环境奉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为节约能源付诸贡献。
一、结合化学教材内容,内化绿色化学理念
初中化学教师应将绿色化学从始至终贯穿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社会上较为热点的新闻话题、事件等信息,启发学生掌握绿色化学理念,使其不断在学生行为习惯中内化。基于此,化学教师应在备课时,更加细致与扩展化学知识面,这就要求教师实时掌握大量的新闻热点,并结合教材开展绿色化学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激情,为学生营造愉悦、和谐的绿色化学课堂氛围,强化学生对绿色化学的深刻理解[1]。初中化学教师在融合绿色化学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授法、演示法、多媒体教学、微课、翻转课堂等,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绿色化学意识。
例如,在教授化学知识《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时,首先教师通过社会较为关注的空气质量PM2.5入手,在化学课堂上个以PM2.5概念为核心,引导学生展开探讨,向学生讲解PM2.5的基本涵义,了解我们周围的空气与PM2.5指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其直接影响空气质量与能见度。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逐渐探索PM2.5的来源:“请同学们想想,生活中都有哪些东西会导致PM2.5的发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并加以适当的引导,如工业生产、农药化肥、排放残留物等等。接下来,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因PM2.5严重,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相关视频,如北京雾霾、空气中粉尘含量过多等,通过直观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效率。通过在化学课堂中联系生活实际,使其教材内容紧密结合,促使学生主动了解与空气相关的内容,进一步明确绿色化学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作用,从而实现规范学生行为的绿色化学理念。
二、通过化学实验教学,提升绿色化学意识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的任课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的教学任务,因为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阶段,通过实验实践过程,是扎实掌握化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应认真做好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带领学生规范完成化学实验[2]。学生在完成化学实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大量的“三废”,而通过规范化操作则可大大减轻实验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保护了环境。通过这种规范操作,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环境保护意思,更能积极参与到绿色化学课堂当中。
例如,在教授化学知识《走进化学实验》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段微课视频,向学生介绍:每个初中生从接触化学实验开始,直至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结束,总共会产生约135L的废弃液体,约1.7L的废弃气体,约4kg的废弃固体;而一个就读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化学实验期间总共会产生约265L的总废弃物。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这些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引发什么影响?”此时,教师可邀请个别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接下来,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这些化学实验废弃物除了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还会存在有毒、有污染的各种化学药物。最后,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化学实验时的实验标准,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在实验中产生的各种化学废弃物,避免自己成为污染环境的“帮凶”。通过观看微课视频,结合教师的正确引导,以此提升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明确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三、完善化学教学过程,关注绿色化学内涵
在初中化学教学任务中,会将化学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如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等等之间的各种联系。基于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利用这些关系,将绿色化学内涵进行有效渗透,并引导学生在面对实际生活问题时,充分发挥自己以往所学的化学知识,尝试找出积极的解题思路。从根本意义上落实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的教育理想,同时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绿色化学内涵意义,实现绿色化学的长期教育功能。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时,可从绿色化学角度进行思考,以此找到更合适的解决办法。首先教师可向学生进行提问:“晾晒当中的衣服,如果不小心碰到了铁制品,就会出现生锈的情况,如何进行解决呢?”此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尝试用盐酸与铁锈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解决衣服上的铁锈问题,还能避免因其他解决方法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此一来,不仅开阔了学生的化学视野,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帮助学生处理日常难题。还能使学生通过绿色化学有机融合,感受化学的神奇。
四、组织课下实践活动,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初中化学教师可在课下组织绿色化学教育活动,不仅要在课堂上保证绿色化学的有效渗入,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课下活动,将绿色化学渗透到学生的方方面面[3]。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以“绿色化学”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深刻感受绿色化学的内涵。
例如,教师可将学生划分成4-6人的调研小组,带领他们走入社区,向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如“生活中的空气污染源都有哪些”;其次,还可带领学生参观城市周边的化工厂,通过观察化工厂的生产过程巩固自己的化学基础。最后,教师还可结合课外作业,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净水剂中的成分有哪些”、“如何对雨水PH值进行测试”、“用何种方法测试自来水硬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举办演讲活动,要求学生针对绿色化学为主题,自拟内容进行演讲。从而让学生明白,绿色化学应与科学发展同步进行,以此激发自身的化学学习主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化学教学而言,有效融合绿色化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质意义。一方面,绿色化学理念的融合,除了激发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还能引导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启发学生付诸行动、以身作则,内化绿色化学意识;另一方面,绿色化学还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化学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处在绿色化学背景下,调动自身对化学知识的创新思维,以此保证初中化学教学顺利开展绿色化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顾秀英."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研究."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 .(2019):0109-0109.Print.
[2] 王虎林."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初中化学教学的策略."下一代 .(2020):0222-0222.Print.
[3] 唐敏."初中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实践探析."读书文摘(中) .(2018): 120-120.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