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6期   作者:吴慧
[导读] 数学是许多初高中学生最困难的学科之一

        吴慧
        临沂沂河实验学校276000
        摘要:数学是许多初高中学生最困难的学科之一,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基础较差,导致后期数学学习效果不明显,与小学相比,初中的数学更加抽象和难懂。一些几何概念的含义让学生难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造成许多障碍。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把这些抽象的难点生动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效率。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利用大量的多媒体相关材料在课堂上补充和讲解知识点,还可以下载一些视频材料来活跃课堂气氛,使知识点讲解的过程更加生动,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化静为动;课前导入;合作学习;思考探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无疑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也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数学知识简单化,并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总结和概括,促进学生更有效、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此外,在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受到初中数学教师的青睐,因此,如何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价值,就成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接下来我将从化静为动、课前导入、合作学习、思考探究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化静态为动态,解决学生知识间的联系
        多媒体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化静态为动态,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变得非常有趣,抽象的语言形象化,体现了深刻的真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因此,多媒体进入数学课堂,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以学习《数据的分析》这一课为例,在正式上课时,我这样为学生们进行讲解:“大家在小学的时候学习了很多关于统计图的知识,像复式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那这一课的知识与我们之前学习的内容大同小异,这些知识点都是围绕着数据展开的,你们认为数据是什么呢?”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在这个问题上面,随后进行本课知识点的讲解。因为“数据分析”的知识点在教材上是静态的,不利于学生掌握,而将本课的内容与多媒体进行融合,可以让枯燥的知识点变得更加有趣,也能解决“数据分析”与其它类型统计图知识点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学习。
        二、借助信息技术,科学合理设计课前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好的导入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也可以使整个课堂呈现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努力的为学生创建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在氛围的影响下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初中课堂教学中,初中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将多媒体与课前导入合理结合,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以学习《轴对称》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通过讲解和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探究轴对称图形所具有的特征。

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这一课的知识,我将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相关图片、文本、影视资料的搜集,然后在正式上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做一个课前导入,我将这样为学生们进行讲解:“大家在过新年的时候,家里的窗户上都会贴上美丽的窗花(播放窗花的多媒体课件),我们仔细观察窗花就会发现,这些窗花都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大家用肉眼看的话可能会看不出来,那么我们就假设这些窗花上面有一条虚线,就在窗花的正中间,顺着中心点延伸出来一条虚线(利用多媒体播放所讲内容),那么我们沿着虚线对折就会发现,两边是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窗花的产生过程。”以多媒体丰富多彩的形式将教材上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利用学生对多媒体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三、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合作学习。面对数学问题,当学生无法用自己的能力理解数学知识点的时候,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把学生聚集在一起,一个学生的思维可以触动另一个学生的思维,这样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掌握数学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数学问题,因为学生聚在一起的时候可能会“走神”,所以多媒体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数学问题上,从而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以学习《投影与视图》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细心与观察能力,我利用课余时间准备好相关的辅助教学工具。在上课时利用多媒体放映几组与本课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建立对空间的意识。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出这些图形组合到一起后的图形,将事先准备好的图形发到每个小组的手里,让小组成员结合课件中播放的图片,摆放出这些图形。不仅可以使学生们对物体的观察有进一步的认识,还可以使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一味地传授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导致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薄弱,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渴望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积极探索寻求解决数学问题的答案。
        例如,以学习《几何图形》这一课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一课的知识,我利用课下的时间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然后在正式上课时我将这样为学生们讲解:“除了平面图形,你们觉得还有哪类图形?”学生答:“立体图形。”然后我将利用多媒体展示立体图形,我将继续进行提问:“从它的表面上,你观察到哪些平面图形?”给学生们回答的时间,教师问:“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二者的区别主要是什么?”给学生们思考的时间后,我将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利用一个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多媒体课件上,然后学生通过观看课件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以上就是对如何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建议和方法。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学也应该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多媒体的应用不仅对课堂有其他的帮助,而且对学生学习的理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总之,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是非常可行的,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然而,要加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的紧密结合,切实利用科学,切记滥用多媒体。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多媒体教学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盼盼.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15.
        [2]徐丽萍.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反思[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3):102-103.
        [3]薛希玲,石家信.初中数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1):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