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美
南皮县安顺小学
摘要:在小学阶段,因为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已经接触过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所以,教师在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可以先为学生准备一个随堂测试,这个随堂测试根本不必设置什么难度,主要是教师为了掌握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量,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才可以更好的为学生讲解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这样也可以让学生有高效的学习状态,因此,本文就游戏化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结合进行讨论与总结。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在课堂中的有效结合;提高课堂参与程度;优化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长期学习兴趣;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在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的时间中,有效的学习时间可能还没有二十分钟,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性格就是比较活泼的,对于任何事物都是非常好奇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讲解的知识内容对他们没有一点吸引力,那么他们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就会觉得如坐针毡,怎么样都会觉得不舒服,所以,教师在把握住小学生的这个性格特点之后,就可以对症下药,这样才可以延长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学习时间,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借助具体的游戏,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又可以让学生真正的学习到知识内容,所以,教师就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长期学习兴趣。
一、提高课堂参与程度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活跃程度还是非常高的,这主要是因为数学知识内容的只需要学生进行深刻理解即可,因此,学生才没有那么排斥学习有关于数学的知识内容,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对于时间的利用效率,就可以通过结合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数学知识内容的讲解,这样可以更加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让学生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课堂知识内容的学习中来,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结合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时间的计算”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在课下的时间进行预习,教师需要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分清楚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因为时间和时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3时指的就是三点,这是一个时刻,而3个小时指的就是三个小时,这是一段时间,因此,学生只有在区分了这两个概念之后,才可以更好的进行接下来知识内容的学习,时间的计算与平常学生所做的练习题目还是不同的,因为时、分、秒都是六进制的,每一分钟有六十秒,而每一个小时有六十分钟,所以,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的过程中需要提醒学生注意计算法则的不同。
二、优化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在小学阶段,教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需要为学生在课堂中留出做练习题目的时间,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施加了不小的教学压力,众所周知,小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是非常低下的,而且小学生在课堂中根本就不可能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知识内容的学习中来,所以,教师如果想要为学生留出在课堂中做练习题的时间,就既需要确保可以为学生讲解完知识内容,又学生确保可以对知识内容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可以优化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毫米、分米的认识”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观察一下自己手中的计量工具,上面的单位都是厘米,而尺子上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是等于10毫米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数一下尺子中的小格数,看是不是这样,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记忆知识内容,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完知识内容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做练习题,通过练习题的训练,学生才可以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内容。
三、培养学生长期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所谓对知识内容有没有兴趣,因为学生当天的学习状态是会影响在课堂中的表现程度的,小学生一向对于学习这件事情并没有看的非常的重要,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长期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吨的认识”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在课下的时间去观察一下自己家中的米袋,上面是不是标有几千克的字样,也就是这袋大米的重量是按千克来分类的,而按照平常的计算来看,一袋大米的总量是10千克,那么100袋大米的总量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一吨,因此,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内容的时候,引入生活中的事例,这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
四、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数学本身是一门知识内容十分抽象、复杂且学起来具有具备较强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学科。而传统以单纯说教和灌输知识为主的单一授课模式不仅难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还很容易造成学生厌倦情绪和厌学心理的产生,学生在被动听课的过程中思维也被极大地禁锢住,这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开展是极其不利的。为了转变这一局面,提升数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创设趣味游戏情境的形式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单调、枯燥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以趣味游戏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玩趣味游戏的形式轻松掌握所学知识,促进寓教于乐理念在数学课堂中的落实,使数学教学课堂得以顺畅地进展下去。
例如,以“年、月、日”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使幼儿对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及其正确的排序顺序有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在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后,给学生设置“排列日期”的趣味游戏活动。具体的游戏方式是:将学生分为年组、月组和日组,并且三组学生以纵队排列的形式依次站立,手中持有分别表示年份、月份或是日期的数字牌;此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个具体的日期,如2018年9月30号,手持相应数字的学生在看到之后要快速走到队伍前面来,并以正确的形式对日期进行组合展示,将正确的日期表示出来。这种形式的游戏活动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并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学生喜爱且乐于参与的活动。又如,以“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鉴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接触和认识,课堂上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能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设置购物买卖的游戏活动,即先给学生设置购物所需的物品和具体场景,并对学生进行购物活动中所需人物角色的划分,让学生拿着课前准备的纸币在课堂上进行物品的买卖活动,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对不同面值人民币实用价值的认识。如此,便为学生打造了一种富含趣味性的游戏学习场景,将枯燥知识的讲解渗透到了其中,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对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而言之,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因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首先需要确保的就是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学习到知识内容,如果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是非常的良好,而教师依然还进行知识内容的快速讲解,即使到最后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对于学生来讲,是没有任何的意义的,因为学生根本就没有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到知识内容,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绪,借助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广泛性和积极性,在积极、广泛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构建、内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宗.浅谈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5(06)
[2]颜学炎.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刍议[J].华夏教师,2015(01)
[3]孙秤玲.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