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思考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6期   作者:马祁峰
[导读] 高中数学作为高中的主要学科之一,

        马祁峰
        祁阳县第四中学         426100

        摘要:高中数学作为高中的主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的高考成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高中时期是学生主要学习的阶段,因此教师与学生都应当对数学的重要性进行重视。在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心智与生理都在快速发展,从而逐渐形成自我的独立思维,高中数学教师应当针对这个教学现象,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目前新课改的推动下,使得在提高高中学生数学成绩的同时,还应当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全面提升。本文针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出策略,从而推动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相对于初中数学来说,其教学内容的难度以及教学深度等都有所提高,因此使得高中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有了一定的学习压力。而高中数学在高考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在面对数学困难问题时,有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目前新课改的推动下,要求在对高中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不但要求学生要掌握实际的数学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解决数学问题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1]。
一、打破学生的固定思维,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前,就已经学习了较长时间的数学知识,因此也有了一定的自我思维能力,以及固定的思维模式。而固定的思维模式,对于学生来说会造成看待数学问题时观点较为片面,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能全面提高。针对这个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看待数学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打破,避免学生由于固定的思维模式,阻碍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遇到多类型,多方面的数学问题时也能够积极应对,从而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空间几何体》教学中,由于在进入高中前学生就已经学习了有关的空间几何体知识,以及固定的解决几何体的思路,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因此,高中教师就应当及时将学生的固定思维进行打破,引导学生在面对多种几何问题时,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以及将几何问题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2]。
二、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善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当中,由于传统的教学思想影响,使得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占据了课堂的主体,认为学生只有将数学基础知识进行掌握,并提高数学成绩就行,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忽略不计,从而使得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感到枯燥无味,从而降低了数学学习效率。针对这个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我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思想,在实际的数学教学当中,应当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使得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以及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同时还能将枯燥的数学教学课堂氛围进行活跃,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
三、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自我学习效率进行反思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一般采用基础数学知识与大量的习题进行数学教学,但是却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使得出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下降。学生在进行数学习题过程中,对于容易出错的数学问题没有进行及时整理,以及进行总结,从而使得同样的问题经常出现。

针对这个教学现象,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布置容易出错的经典试题,使得学生在进行习题的过程中,掌握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我容易出错的问题进行反思,以及整理让学生自我分析错误的原因,从而将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进行深刻记忆,并对原有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巩固,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
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心智正在快速发展,使得对于外界的新鲜事物感到好奇,而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由于学习内容的枯燥性,逻辑性以及学习内容的难度增加和数学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得不到快速提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提高,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下,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快速提高。由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及教学难度的增加,使得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逻辑转换能力的要求也就更高。高中数学教师想要提升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应当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将数学发展史引入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
        我国自古以来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数学也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其发展过程经历了较为漫长的时。因此,将数学发展历史引入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使得学生对于数学的发展历史有所了解,以及了解不同时代的数学有何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提升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自我的实际生活中,观察跟数学有关的图形以及符号,从而发现数学图形的魅力。通过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以及发现数学的魅力。
(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学科可以引入实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进行数学实验时,找到数学原理,并与教师以及同学之间进行实验交流,从而提升自我的实验操作技能,在实验教学背景下,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启发,以及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转换能力以及数学思考能力,从而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五、引导学生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目前高中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及社会的发展需求。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数学教学来说,不光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还应当具备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当中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思想,从而推动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对高中数学教学水平进行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实际生活当中发现柱、锥、台、球的实际运用范围,以及在实际生活当中,遇到柱、锥、台、球的数学问题时,可以熟练的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问题的解决。通过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以及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全面提高。

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由于教学深度以及难度的提高,使得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逻辑转换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应当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思想进行转变,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提高,以及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西绕加措.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J].读与写,2020,17(28):179.
[2]陈敏.渗透思想,训练方法——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9):72.
[3]张克桢.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旬,2015,(12):134. DOI:10.3969/j.issn.1673-2162(b).2015.12.4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