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元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四中学 842000
摘要:探索式合作法强调鼓励学生通过互相合作来共同解决问题,其一改传统数学课堂中老师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自主探究,如此能够让学生们一起探索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合作以及探索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本文主要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使用探究式合作法的重要性及具体应用措施,以供教育工作者们参考借鉴。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索式合作法;小组合作
高中数学教学比较强调应试教育,这也导致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模式上强调单方向的知识传授,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同时,也导致课堂的整体学习氛围不理想。相较而言,探索式合作法则强调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探索知识、解决问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老师则更多地担任引导者的角色,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们团结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常规教学方法大多是由教师将相关知识点机械地传递给学生们,在此种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不仅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长此以往,甚至还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仅如此,这种机械化的教学还会让学生逐渐丧失主动探索的能力和意识,一味地依靠教师传授知识而,而不会主动进行探究钻研或是合作解决问题,如此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探索式合作法的应用优势
(一)整合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为了让学生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教师往往倾向于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如此机械化的单方向传授知识不仅严重降低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相较而言,探索式合作法则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与探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数学教学为例,教师可在课前给予学生一定的预习任务,保证学生在上课前对于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已有了大致的了解,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探讨,并总结出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在如此模式下,教师只需要针对重点问题进行适度的沟通引导,集中力量攻克重难点知识,这样不仅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以及交流合作,同时也能够强化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索式合作法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其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机械式讲授,探索式合作法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自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能够强化自身对知识点的认识和掌握,同时也能收获成就感和一定的乐趣。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再高度依赖教师的讲授,而是充分融入课堂,与小组成员一起解决问题,学生在成功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后会进一步燃起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会更乐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如此便实现了数学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学生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高素质人才必然需要具备自主学习、探索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而探索式合作法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够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以及自主学习,在如此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索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都能够得到显著提升,不仅有助于其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也能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增强。
三、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探索式合作法的具体措施
(一)科学划分合作探索小组
为了引导并鼓励学生们进行合作探索,教师可在课堂开始前进行合作探索小组的划分。
需注意的是,每个小组的成员不宜过多,以3至5名学生为宜,避免因为成员过多而导致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没有发言的机会,且成员过多也会增加教师课堂管理的难度。此外,在划分小组时教师也要充分考虑每位成员的成绩以及学习能力等,保证各小组之间存在水平大致相当,而组间成员水平差异较大,从而加强组内的帮带效果,促进组员们互帮互助以共同解决问题,避免因组间差异过大而导致部分成绩较差的小组逐渐丧失了参与探索的热情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集合”相关内容的教学之时,教师按照各小组组间水平相当的原则划分好学习小组后并选出每组组长后,给各小组分配合作学习的内容和任务,让学生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学习集合、子集、全集、补集的概念、区别以及之间的关联,学生在充分理解相关内容后自然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及应用方法,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也增强了合作能力。
(二)合理发挥教师的作用
探索式合作法更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一味地单向传授知识点,而在于引导小组合作以及集中攻克重难点。教师除了布置学习任务、提出相关问题外,还可以在小组讨论时走到各个小组群体间,了解学习情况以及难点问题等,并依此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等,在小组讨论结束后集中力量攻克相关章节的重难点。例如在进行“数列”相关内容的学习之时,教师可提前提出数列相关的几个问题,并引导小组进行合作探索以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们互相交流观点并得出结论。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与各小组一起总结数列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及方法等,并布置部分题目以强化学习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习成绩以及综合素质。
(三)科学分配任务并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
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之前,教师需要以提出相关问题的方式分配学习任务,若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均具有较大难度,会导致部分成绩及学习能力不佳的学生无法参与小组合作中,长此以外也会影响其参与度及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分配任务时应注意按层次提出问题,保证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也能够通过解决问题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让组内的各个成员都有发言及表现的机会,避免因难度设置不当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需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及总结归纳,对于讨论结果较好的小组给予一定的表彰鼓励,并分享其合作探索的具体方法,通过对小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以鼓励学生们积极探索并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例如在进行“函数的概念及图像”相关内容的学习之时,教师可在充分考虑学生具体情况后分层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组间合作以探索函数的具体概念以及各图像的内在含义,逐渐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及教学效果。
(四)以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作为难度较大的学科之一,其涵盖内容相对来说较为复杂,考虑到部分学生基础较差,还未建立起数学思维,在学习中容易因困难过大而丧失学习兴趣,故教师还需要在小组探索合作的基础上丰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利用多媒体动画来动态展现函数图像,将复杂难懂的问题以动画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或是以扔硬币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掌握概率的相关内容;也可结合生活问题来进行方程式的学习等等。丰富的教学方法结合小组探索讨论的模式,不仅降低了教学难度,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合作探索法的优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探索式合作法,科学划分小组、设置合理问题、客观总结评价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等,不仅能够调动课堂学习氛围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充分保证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灵活且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连茂彬.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20(91):68-69.
[2]唐元明.浅析合作探究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0(26):47-48.
[3]周莉.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20(7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