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洪梅
河南省周口经开区黄泛区英才实验小学 466632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是教师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的教学内容之一,有效引导学生扩大自身识字量是他们开展阅读与写作的基础,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开展,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尚未成熟,教师应以学生惯用的形象思维方式为基准,探索小学生能够接受的有效识字教学方法,这是不断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关键。此外,教师应认识到当前阶段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这些问题出发,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总结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本文主要从创设情境、教授科学识字方法以及采用识字趣味游戏等方式入手,归纳几点值得教师借鉴的有效识字教学经验,以期本论文能够推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教学方法
现阶段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文学素养的培育,对简单的语文识字教学教师往往会忽略。殊不知,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识字量的不足或识字方法的缺失,而影响他们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但教师在面对学生识字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往往缺乏耐心的教导和指引,长久以往,学生的识字效果就难以得到有效提高。此外,部分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并未系统地向学生教授正确识字的技巧与方法,导致学生在独立识字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对识字学习的兴趣,尤其是课本范围之外的生字,学生就缺乏主动识记的动力,他们掌握的汉字就会受到课本的局限,因此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那么,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教师又应该怎样去有效开展语文识字教学呢?下面,笔者基于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对此的看法。
一、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是教师高效开展语文课堂的关键,教师应基于新型的教学观念探究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完善与创新,这样才能够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的提升。想要完善识字教学方式,教师首先应对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深刻认识。笔者基于自身教学经验,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教师在语文识字教学中的目标的不够明确
语文识字教学的只要目的是指导学生掌握汉字的识记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会认字会写字。因此,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中应将汉字音形义教学相结合,但是当前阶段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部分教师在识字教学目标制定方面存在问题,他们对于学生的基本识字能力的认识不足。许多教师被应试教育思想束缚,在识字教学中为了指导学生应付考试,对于课本中的非重点字教师只教授读音,而学生对于这部分生字的含义并不理解,教师也不指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对于汉字音形义的识记过程被割裂,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就难以得到提升。此外,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将汉字识记与写字教学相割裂,并未在学生第一次看到这个字时,就指导他们按照字的读音、含义、用法以及写法“四步”进行连贯学习。出现这些现象的本质原因,即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前并未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二)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舍本逐末”的现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基础,能够为学生后续语文学习夯实基础,但是有些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没不重视向学生教授关于汉字的组词造句等用法,也没有向学生拓展汉字使用方法,只是通过简单举例的方式难以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深刻的印象。此外,教师在识字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大多都是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抄写或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识字,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汉字识记提不起兴趣,通过这种效率低下的教学方式开展识字教学,很难达到促进学生识字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对策探析
(一)有效设置识字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情境加深对汉字的印象
小学阶段,学生贪玩且对于未知事物常常充满了探究欲望,针对学生的发展特质,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通过富有趣味的识字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汉字,改变学生对识字教学得固有看法。教师应基于汉字特点灵活创建情景,避免汉字学习中学生产生乏味的感觉,为学生创造生动可感的识字环境,从而改变识字课堂的固有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识字过程中的成就感与趣味性,这样就能够达到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的根本目的。
例如,在教授《自选商场》这部分的生字时,教师就可结合文中的内容来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假扮顾客进入商场自行购商品,让学生在情境扮演中体验顾客的角色。在学生享受情境愉快氛围的过程中也能够增加对汉字的理解,在有效的情景中掌握汉字识记的乐趣。
(二)注重正确识字方法的教授,促进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发展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差异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固有识字能力,在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差异的情况下引导学生高效识记汉字。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别,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或个别辅导的方式,对学生的识字方法展开具体指导。此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还可遵从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念,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来引导学生养成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独立识记汉字的基本能力。
例如,在教授“讠”字旁的汉字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的“讠”字旁的汉字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理解“讠”字旁的含义。还可以通过口诀的方式增加学生对“讠”字旁的认识,如“言字旁,形变样,表语言,说读讲”。在开展识字教学时,教师应对汉字偏旁进行有效整理,并通过耐心指导使学生养成归纳的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对汉字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对某偏旁的汉字开展集中讲解,并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并逐渐形成符合自己认知规律的识字方法。
(三)将趣味识字游戏融入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在识字课堂中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学生很将注意力长久集中于课堂中,因此,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时要注意教学方式得创新,通过融入游戏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积极性。据此,教师应不断创新游戏识字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有趣得游戏活动开展汉字识字学习,促进学生汉字识记效果的不断发展。
例如,在引导教师学习部首偏旁的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增加对此知识的记忆。比如把“木”、“火”、“立”等偏旁写到纸片上,随后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游戏:两人为一组,一个学生出示带有偏旁的小纸片,另一个学生根据偏旁随机写出汉字,在有限的时间中,看看哪组学生写出的汉字最多,为表现最好的小组颁发一定的奖励。通过游戏识字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汉字识记效率,还能够促进学生应变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可谓是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结合新课改对语文教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改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通过实践总结识字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并基于学生现阶段的思维发展特点与认知能力,探索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的方法。通过创造识字教学情境、策划识字教学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对识字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才能够发挥学生在识字学习中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识字有效性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方式才可以符合新课改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提出的发展诉求。
参考文献:
[1]周传香.浅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开展语文识字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 2018 (35) :35-36.
[2]张晓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8 (23) :75.
[3]赵璐飞.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初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8, 20 (1) :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