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伟
四川省武胜县乐善中学 638400
摘要: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更加追求快捷、方便的交流方式,语言自然也发生了改变,这就会给古诗词鉴赏及学习带来压力。但素质教育大纲,在对高中语文知识考察比例的划分中,却提升了对古诗词鉴赏内容的考察,这足以说明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重要性。基于此,对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提高学生的文学常识和文学素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分析
前言: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而古诗词,就是这文明史中最璀璨的明珠。历史长流也无法掩盖它的韵律美。它不仅富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还包含了丰富的情感、手法,是值得每一位学子学习的文学知识。但现代生活环境的改变,也逐渐影响了古诗词的文学地位。在课堂上,学生开始出现学不会、学不懂、不想学的心理。这对于文学发展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打击。
1、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现状
我国诗词,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能够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对这种古语言的鉴赏和学习,开始出现了“脱轨”现象。
就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古诗词鉴赏和学习出现了吃力、枯燥、刻板等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与教学方式和现代文化的发展不可分割。
在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习惯于“大满灌”的教学方式,未留给学生足够的鉴赏时间和空间,使得古诗词鉴赏失去了韵味美,进而导致学生对学习古诗词失去了兴趣。其次,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忽视了对鉴赏内容的筛选,导致鉴赏高度不足、鉴赏层次不深。
比如,在追寻“少而精”的教学目标时,教师们往往会忽视对基础文言知识的传授,进而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理解不透彻的现象发生。再加上高考及教学目标的压力,教师们很容易忽视古诗词鉴赏的重要性,反而更注重让学生死记硬背。此外,学生家长对文言文知识学习的认识偏差,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古诗词鉴赏的体验。
由此可见,要想改变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现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策略分析
2.1创设情境,体会诗词意境美
高中学生的思维所体现出的特点,主要以具体为主,对于一些抽象的感受,认知起来相对困难,从而对古诗词鉴赏不透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开发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构造力,让他们在大脑中勾画出一副意境图。同时,为了提高鉴赏效果,教师在课堂中也可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作者的心境。
例如,杜甫的《登高》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现重阳时期的景色现象:秋高气爽的天气,从峡谷中传来一声声猿猴的啸声。再将视线一转,是清澈见底的江面风景,飞鸟在江面上盘旋,似在感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诗人用“尽谢斧凿”,将夔州的美景细腻的描绘出来。再让学生回忆杜甫一生的命运,并结合该首诗词创作的时期、环境,对诗中所要传达的情感进行赏析。
2.2运用写作手法,体会诗词的表达效果
古诗词中运用的写作手法较丰富,且具有一定的艺术美。通过这些手法,能够传达出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志向以及自己的伟大抱负。常见的写作手法有修辞、比喻、起兴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这些手法进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对使用手法的诗句进行鉴赏,体会它所表达出来效果,以及诗人借助这些手法想要表达的情感等。
例如,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借助夸张的写作手法,将其想要传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的淋漓尽致。诗中“天姥”与“蓬莱”的相互印衬,能够让人切实的感受到夸张手法和衬托手法的写作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这类诗句进行鉴赏,以学习古代诗人高超的写作手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2.3理解情调,探究文化内涵
诗歌是陶冶人情操的艺术品,要充分理解其所富有的文化内涵,就需要深入情境进行思考。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鉴赏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基调。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交流,还能够在情境氛围中,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对该首词进行鉴赏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对词中的文学造诣进行赏析,体会词人在那一时间段的创作心境和创作情感。“人生如梦”“一樽还酻江月”,既表达了词人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又表达了词人风流潇洒的处世风格,是词人心情的真实写照。这简短的几个字,便能让人如临其境,感受到和词人同样的情感,是在人生低谷时期的抑郁,亦是把酒对月,豁然的人生态度。
因此,教师在诗词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创设情景,体会诗词的意境美,也要带领学生对词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语言文化的精华所在,还要加强对诗词情调的理解,更深层的探究文化内涵,从而增强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开展古诗词鉴赏教学,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帮助他们提升自身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提升情感境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带领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深入赏析,确保鉴赏教学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志才 知人论世下的“文本细读”——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教学方法初探[广西教育]2015(02)
【2】徐乃罗. 畅想思维 解读意象——高中语文诗词中的意象教学[J]. 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上),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