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蕾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金隆小学 511400
摘要:作为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部分,识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现代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识字教学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尤其是一些教育软件的应用,使得识字教学的方式大为改观。本文立足小学语文低年段,简要论述了畅言晓学APP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更好地落实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地位带来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信息技术
畅言晓学APP是科大讯飞旗下的一款教育软件,是一款面向小学师生的教学服务工具,秉承“人工智能改变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和成长”的理念,力争让“教师晓学情,学生晓学习,家长晓成长”。2020年1月2日,教育部公布教育APP备案通过名单公告,畅言晓学教师端(教APP备3400009号),畅言晓学学生端(教APP备3400008号)通过备案。由此可见,畅言晓学APP已经得到专业的认可。笔者尝试将畅言晓学APP应用于小学语文低年段的识字教学中,以下仅简单介绍自己的一点做法和经验,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一、借助畅言晓学APP,提高汉字书写的质量
在低年段的识字教学中,我们应该将学生的课前预习重视起来,让学生开展有效的识字预习,从而对将要学习的生字词进行初步的了解。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必在课堂中花费大量的时间给学生详细讲解生词的读音和写法了,从而能够更加专注于那些难写的字词的教学、课堂活动的设计和拓展,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畅言晓学APP学生端新增了汉字笔顺应用,帮助学生识字写字,牢牢掌握易错字的汉字笔顺,改掉学生随意书写的坏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和速度。汉字笔顺是教学的一个重难点以及考点,很多孩子书写笔顺比较随意。有些字非常容易写错,比如“万”,它的第二笔应该是“横折钩”。当不确定笔顺的时候,学生可以在APP上查询,还有口诀帮助牢牢掌握笔顺规则。另外,学生能够借助APP学会分析形声字的结构,根据形声字声旁的表音功能辨识形声字,再从形旁入手,识别字形的正误,从而了解其字义,正确书写。
二、借助畅言晓学APP,拓宽归类识字的学习方法
对于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来说,在课中的学习内容主要落在生字和读音上。对于他们来说,每一篇课文都包含了大量生字词,想要在短时间内牢固掌握这些生字词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小学低年段的学生自我控制力低下,传统课堂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识字教学模式很容易让他们注意力涣散。借助畅言晓学APP,我们可以拓宽课中的识字方法,对汉字进行归类识记,使识字过程更加有趣。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动画、视频、微课等教学资源,更好地开展形声字会意字等汉字的归类教学。
比如,在学习“网”这个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同学们观察网字的特点,回想生活之中所见到的网,并在APP上,显示多种多样的网的形状,然后分析它们的共性,最后这些图片共同凝聚成一个大大的网字。这种识字方法使得汉字的读音、字形和释义相互联系起来,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之中。
三、借助畅言晓学APP,探索课后识字的更多可能
从教材内所认识的汉字毕竟是有限的,更广阔的识字学习在课后、在生活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作为学生,我们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材内的学习。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相关的识字方法以引导他们将本领内化于心,并在课下也能够运用方法学习更多的汉字。教师可以借助畅言晓学APP督促学生开展自主识字学习。
比如,在课后时间,笔者向学生布置了相关的识字任务:利用网络自主搜集资料或制作幻灯片,讲述某个汉字的来历和释义。这可以激发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和汉字诞生历程的浓厚兴趣,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汉字的博大精深。此外,畅言教学系统能够帮助教师对评价进行逐步优化,以发现学生作业的闪光点,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尤其是系统中自带的练习题目,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获取本节课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对教学内容与策略的调整。在学生课后评价当中,教师也能够采用更多的评价标准与多样性的评价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简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中运用畅言晓学APP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促进课前预习质量的提高,丰富课中的识字方法,并丰富课后的学习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识字兴趣,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笔者将继续尝试,使小学语文低年段的识字教学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崔爱萍.如何运用畅言交互式教学系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J].甘肃教育,2018,(9):12-13.
[2]白晓玲.畅言教学通为小学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J].学周刊,2017,(30):149-150.
[3]冯永军.畅言电子白板在低年段语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J].神州,2017,(12):102.
*本文系广州市南沙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基于电子书包资源的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实践研究”(编号:NSKY201700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