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党支部的构建——以华北理工大学药学院学生党党支部为例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兰丁璇1 李明2 郝龙龙3 通讯作者:姚妍妍
[导读]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兰丁璇1 李明2 郝龙龙3    通讯作者:姚妍妍
        华北理工大学
        摘要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桥粱和纽带,是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重。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创新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学生党支部担负着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和教育管理的重要职责,肩负着团结和带领广大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在新常态下如何激发每个基层党支部的创新活力,使他们发挥出最大的动能,顺应当前基层党建创新改革和高校改革发展的要求,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字  新时代 高校 创新 党支部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创新面临的挑战
1.建设方法缺少创新性,不善于利用新媒体
        如今,互联网时代已经普及,新媒体发展惠及到世界各个角落,日趋新颖,但大多数党支部让没有找到将新媒体融合到传统的党支部建设工作中,导致随着时代发展,党支部建设工作越来越缺少创新性,党支部部分工作成效不明显,党员学习积极性较为低下。如果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所在,各新媒体平台的涌现与发展将会使政治教育内容更具生动性、即时性、多样性,党支部组织活动空间得以拓展,形式更加丰富。
2.活动缺乏针对性,实用性的创新
        党组织活动多以书面报告形式,且某些党组织往往仅依据以往形式开展党内思想教育学习活动,片面理解活动意义,学习形式单一,多以开会和书面表达形式进行学习。会议气氛不活跃,形式多为阅读文件,观看视频,上级发言,写心得体会活动方式陈旧。内容过于冗杂繁琐。
        3.党员教育服务过于单一化 在教育内容上,高校学生党支部往往较为注重理论制度的学 习,常以党的文件、讲话精神、会议报告等为主,学习不系统、 不深入、不主动,时政内容涉及得较少,社会热点问题联系不密切,带有滞后性。党员的教育培训缺少规划性、创新型,与青年学生日常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联系不紧密,在社会实践和重 大节庆日活动中的经常性教育欠缺。 在教育形式上,会议气氛比较严肃,往往是采用“自上而下” 的教育方式,学习形式较单调,党员之间的讨论沟通较少,反馈机制不健全,忽视学生党员主体性作用,未能真正地发挥学生党 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激励”的作用。
4、活动的内容片面,娱乐性质较强
        有些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为了单纯地吸引同学们参与,片面地将活动以娱乐的形式展开。这样的活动,如果偶尔开展,会加深同学间的友谊,但是如果长期、经常性的开展,势必削弱了必要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得组织生活的核心目的淹没在了娱乐活动中。
二、创新党建+工作举措
        药学院学生党支部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以党的建设为中心,以“七个有力”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宣传型、创新型党支部,统筹推进 学院各项学生工作。


1.学习形式多样化
        药学院学生党支部创建“五学”的学习模式,即重点理论集中学、线上线下自主学、支部书记讲党课引领学、教育参观现场学、党课比赛深入学。多种模式确保学习内容入心入脑。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李大钊纪念馆”党员同志思 想再受洗礼;“剪影话初心”短视频大赛,增强党员同志的担当与使命。
2.利用新媒体
        充分利用抖音、QQ、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党建特色活动,传播党建新思想;丰富教育模式,开拓党员教育、学生教育新阵地,助力党建思想入心入脑。目前为止,通过“华理党建+”抖音公众号分享了党内知识、党内活动等相关内容,累计播放量达 3500 余次,目前粉丝人数达 200 余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赏。疫情期间党员共计制作 7个防疫视频,并在“青春药学”公众号中宣传,播放量达 300 余次,宣传科学防疫知识,展现了各位党员的责任担当以及家国情怀。
3.打造品牌活动
        在2020年除了积极落实党建+工作机制,也根据药学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所在,打造了一些列品牌活动。安全用药知识竞赛:面向全校师生,增强大家合理购药以及安全用药的意识,2019 年参与学生 1500 余人,涉及 13 个学院。校级药用植物标本大赛:加深了同学们对中药材的认识,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也对宣传特色药用植物,弘扬中医药文化具有现实意义。就业创业活动月:每年 11 月学院集中组织毕业生进行政策宣讲、技能辅导、知识讲座,有针对性的毕业生提供信息,加大就业信息服务力度。2019 届毕业生就业率 100%。
三、创新党建+工作机制的前景展望
1、强化党建功能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施行党建+工作机制不仅有助于促进党建工作科学化和系统化,更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各基层党支部应以“党建+”品牌建设为契机,以科学的思维和手段助力党建品牌化建设,从整体上把握好党建工作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强化党建功能。
2、激发党建活力
        以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为核心,积极主动开展主题明确、特色鲜明的党团日活动和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协同带动作用,有效扩大党建工作的辐射影响范围。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和道德水平,同时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阅历和增强社会实践能力,不断激发基层党支部的创新活力。
3、塑造党建形象
        明晰的品牌定位宣传,良好的制度保障,多元化的活力党建项目,不仅可以给广大党员和群众以心灵的冲击,更有助于吸引社会各界优秀人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优化壮大党员队伍。
        创新型“党建+”工作机制虽取得不错成效,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仍有少部分学生党员不够积极,不能及时完成任务,利用新媒体建设党支部的方法不够多样化等,在接下的建设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扬“党建+”的优势,同时积极完善和改正所面临的问题,不断得改善与创新,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化。

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课题编号GXDJ2020B104 ,课题名称: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新型党支部的构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