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芬
云南省弥勒市竹园镇第三小学 652304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升课堂效率是一件必要的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练习是一个关键的方法,学生通过此可以实现对知识点的吸收、巩固以及运用,因此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练习;有效性
引言:小学语文的学习,需要借助课堂练习进行巩固。大部分老师一已然意识到这一点,也为学生布置了大量的练习题目,希望可以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更好地获得语文知识。然后,不是老师布置的所有题目都是具备有效性的,也并非只是布置作业就可以实现课堂练习有效性。
一、挖掘语文教材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就需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内容,就教材中的知识点展开深入了解。教师只有对教材中的内容有了精准细致的了解,才会在教学过程中最大化地利用起,用到课堂练习布置中。小学语文教学,其重点是小学语文课本。因此,教师在对课本内容进行挖掘过程中,需要弄清楚开展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教材中对应章节的重难点有哪些以及清楚需要以怎样的方式展开教学,以便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在现实教学中,不难看到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一篇课文教学之前,最先着手的是借助网络去寻找资料再进行教学设计,而非对教材内容展开分析。这种方式会使得教学设计很大程度上模仿别人的,没有做到针对性教学,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教师需要在对课本知识进行认真分析后,再设计出对应的课堂练习,才能真正做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比如,小学五年级的课程进行到《将相和》这一内容时,教师自身就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解,包括内容所处时期以及背景。开展教学过程中,了解教材中对学生重难点要求内容并展开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行为展开分析,以教材内容吸引学生的关注度。之后在课堂练习设计上,拓展到时代背景以及历史环境等范围内,达到教材的目标设定上,从而确保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有效性。
二、展开精细的教学设计
学生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取决的因素有一定的多元化。其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在其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针对教材中的不同内容,教师需要展开精细的教学设计,选择跟内容匹配、可起到吸引学生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通常情况,一些教师会选择提问的方式进行教材,一些教师倾向以游戏的方式展开课堂练习,甚至一些教师更多地使用多媒体开展课堂练习。
但是,往往的情况是,教师一般选择了哪种课堂练习方式就会固定下来,在教学中对作者进行介绍,对背景内容展开分析,之后就以段落划分的模式展开,之后要求学生进行解答。不管是教学方式还是课堂练习的模式几乎都是千篇一律。这种课堂练习方式就无法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比如,小学五年级在进行到部编版《枫桥夜泊》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以多媒体方式进行。首先以音视频的方式,对这首诗的内容进行朗读,让学生沉浸在这一氛围中;接着教师在趁热打铁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出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感受这一环节,激发学生对这一首诗的兴趣度,从而让学生可以全身心地进入到课堂练习中,提升有效性。
三、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在小学语文课堂练习中,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除了可以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外,还可以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时,可以建议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每个小学生负责小部分内容,内容的小范围还可以助于学生做到全面探究,小组最后得到的内容可以做到尽善尽美。在增强学生团队意识的同时,也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机会与自由发挥潜力。
例如,小学五年级部编版教学进行到《草船借箭》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分成若干小组,有的可以负责对《草船借箭》中的人物进行了解,有的可以对当时的背景资料进行搜集等。课堂练习中开启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都加入到教材内容学习上,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提高了课堂练习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估计学生以合作模式对课程进行表演,通过角色构建,了解故事人物性格,掌握课程中的中心思想。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偏向于玩。因此,合作学习中的扮演角色,可以让学生对内容产生好感,从而提高课堂练习的质量。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增长知识外,还能培养一定的学习习惯,助于学生开拓视野。要想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运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的参与度。在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后,教师还需要设计合理、科学的课堂练习内容,帮助学生进行练习,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让学生了解教材内容后,可以有一个机会展开更好地巩固与吸收。为之后的语文课程夯实学习基础,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及正确的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毛丹丹.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有效性[J]. 教育界, 2016, 000(005):P.25-25.
[2]杨海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J]. 学子:教材教法研究, 2015, 000(020):P.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