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杨阳
[导读] 我们国家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最近的几年时间里心理问题正处于逐渐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所处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往往存在诸多的心理问题。
        杨阳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马集镇南方寺学区小学 ,251100
        摘要:我们国家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最近的几年时间里心理问题正处于逐渐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所处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往往存在诸多的心理问题。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较差的家庭教育环境、贫困的家庭、留守儿童以及单亲家庭等等都会对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在素质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项重要的未来人才素质内容。如果想要将这一项重要的使命全部实现,就一定要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这三者之间紧密联系起来。
         关键词:心理健康;研究;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
         引言
        近年来,许多农村地区的居民都前往城市地区打工,许多孩子从小就是与外婆、外公或者是奶奶与爷爷共同生活的,严重缺失家庭教育。同时,农村地区的大部分家长的文化水平非常低,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影响,同时也会使学校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除此之外,绝大多数的家长没有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这也就会导致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令小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严重的障碍。针对这一情况,家长要改变自身的家庭教育方式,正确教育孩子,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教育因素
        (一)“望子成龙”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产生自卑心理
        许多家长常常会把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没能完成的事情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帮忙实现自己的愿望,一部分家长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读书上大学,于是他们会把自己的这些没能完成的遗憾强加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们能够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想让自己的孩子因此“出人头地”,对孩子往往由非常高的期望。一旦学生没能够让家长期待的事情达成,那么家长不仅不会安慰学生,还会铺天盖地的职责孩子,久而久之学生在批评与职责下就会在学习上产生自卑心理。
        (二)过于溺爱造成学生出现极为依赖父母的心理
        由于很多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以及其他长辈会不知不觉中过分溺爱孩子,这些家庭的教育特点就是会围绕孩子的喜怒哀乐为中心,会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欲望,家长往往会在思想感情上把孩子放在首要位置,久而久之孩子在这种过分溺爱的环境下就会被宠坏。许多家庭中父母以及家庭里的其他长辈都会把孩子当成全家的宝贝,所有人都会围着孩子转,这样的溺爱之下孩子就会变得唯我独尊,一切都以自己为中心,孩子会觉得所有人都应该服侍自己,所以常常会过分依赖父母,一旦自己哪方面做的不好就会觉得不是自己的错,都是父母没尽责任的原因,如此一来,当这样被家长过分溺爱的孩子步入到学校或者是社会中就会有很多的不适应,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良好家庭教育氛围的构建
        (一)父母塑造良好个性,为农村小学生进行和谐家庭氛围的创造
        农村小学生的情感陶冶、智力开发、道德品质培养以及个性的塑造都会受到家庭氛围和父母个性的影响,家庭氛围和父母个性对农村小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不可替代的。如果学生家长好吃懒做、自私自利、优柔寡断,那么这名学生被家长教育的一定不会朴实、勤劳、无私奉献。同时如果学生长期处在紧张的家庭氛围里,父母经常争吵甚至是打架,那么这名学生往往会焦虑不安,性格也会变得十分冷漠、孤僻甚至是凶狠。但是如果父母玉林举止间的关系十分友善和谐,并且父母十分的热心,那么他们教导出来的孩子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父母的影响,成为一个为人直率、心胸开阔的人。总而言之,农村小学生会在无形当中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的影响十分重要。
        (二)对农村小学生独立性格特征进行培养
        独生子女家庭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出现的越来越多,绝大多数的家长都会过分溺爱子女,经常因为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不让孩子多做一点事,家长会大包大揽孩子的衣食住行,这就会导致孩子对父母过分依赖,出现娇气、脾气大等不良行为。还有一部分家长会过分迁就子女,孩子犯了错误也并不会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有一种自己是“小公主”或者是“小皇帝”的心理,逐渐养成刁蛮不讲理、任性脾气大等不良品质。因此,家长应该大胆放手,让自己的子女在挫折中茁壮成长,让学生自己去亲身经历一些事情,以此来促进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将心态摆正,营造轻松的家庭教育氛围
        科学技术水平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发展的速度非常快,由于不断发生变化的社会环境,人们也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也就导致小学生的压力不断增加。一些家长为了孩子们将来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也为了让孩子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许多学生家长不断的为孩子请家教、让孩子上辅导班等等去学艺术、补文化。许多小学生根本承受不了这些巨大的压力,随之渐行渐远的还有孩子们快乐的童年生活。在孩子们刚刚出生的时候,父母最大的心愿不外乎就是孩子能够平安、快乐、健康的长大,但是等到孩子不断长大的过程中父母却又不能够满足于此,往往会在很多方面带给孩子们压力,导致孩子们不再有时间以及空间去玩,在这一过程中也会逐渐增大自己的心理压力。
         结束语
        小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就是家庭,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就是自己的父母,因此不光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发展会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而且家庭教育还会影响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以,家长必须将一个富有亲情、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提供给孩子,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下成长,以此来对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进行促进。
         参考文献
        [1]《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与思考》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
        [2]《谈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吉林教育2008年
        [3]吕杨.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策略[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