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和雅课程的课程观念价值取向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郑雨鑫
[导读] 一个学校的课程该如何进行顶层设计,很大程度被学校总设计师们的课程观影响。
        郑雨鑫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四川 成都 611300
        摘要:一个学校的课程该如何进行顶层设计,很大程度被学校总设计师们的课程观影响。可以说,如何进行课程架构、以谁为中心、为谁而服务、方向在哪里都受课程设计者们头脑中如何看待课程本身的内涵及外延影响。本文围绕和雅课程简要分析了和雅课程的课程观,探索了适应未来教育、未来社会的课程观样态。
        关键词和雅课程;课程观;
        课程观是对课程的各种认识和看法的总称,包括对课程的概念、课程的编制、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等各个方面的认识。
        在实外附小课程引领者眼中,课程应该包括也必须包括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直接、间接经验的全部总和。课程一词,更应该是一个可延续性的动词,既包括教师预设的学习内容,也包括学习活动过程中自然生成、思维碰撞而自然流露出的内容。
        和雅教师们树立科学的课程观,明确“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成为了开发和雅课程的前置工作内容。
        1、课程与社会关系契合下的课程价值取向   
        19世纪晚期,杜威就在《我的教育信条》一书中提及了儿童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儿童与社会是紧密联系且相互作用的。教育只有成全了个人全面发展才能有人才基础来反作用于社会。
        那么,反思过去,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我们国家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要求。今天的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所需要的人才应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有用人才。
        据此,我校和雅课程的顶层设计者岑际伦校长、郑燕红副校长曾多次培训老师们:人是社会的人,教育也应思考受教育者未来应该如何反哺养育他的民族与社会。


        我校在构建和雅课程体系之初,就充分思考过我们的教育终向何方——于个体而言,国际视野、卓思通远,全面发展;于民族未来而言,通晓古今、气雅善思、中国灵魂,每一位课程设计者与实施者皆秉承着为培养社会主义未来小公民的意识而设计具体的课程。
        我校的课程设计者们深刻地知道,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学生逐渐社会化的过程,所以,课程的设计者们致力于尽力展现比较健全且趋近于未来社会模样的学校环境,为学生提供最真实的模拟环境。
        2、课程与儿童视野下的课程取向
        课程不仅应该是以社会为中心的,还应该是以儿童为中心的。由此,我校在构建和雅课程体系的全过程中,都始终贯穿执行“课程应该是儿童中心的”理念。
        和雅课程与儿童视野下的课程取向具有明显的连接性以及应用性,在实施过程当中必须实现三大主体的成长,才可以保证儿童视野的全面增强[2]。首先,考虑到儿童视野自身的特征,教师需要完成“主体性”“渐进性”“时效性”的强化。
        在“主体性”中,和雅课程与儿童视野高度融合,二者可以在思想教育内完成统筹成长,具备非常突出的抽象性以及复杂性。教师必须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实现全面探究,保证教师的教学呈现有效性发展。
        在“渐进性”中,和雅课程可以全面帮助小学生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增强。和雅课程纵向设计统领了小学六年的渐进成长过程,我校更加注重幼小衔接与小初衔接、终身成长、职业规划等小学六年之外的课程设置
        在“实效性”中,和雅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课程设计者们将那些不适合国家最新教育方向、不匹配和雅理念、不符合儿童中心的课程内容删除掉,也注入新鲜的、活的血液——例如引进课例研究模式,开发以儿童诗创写为特色的灵雅语文课程。
        3.课程与知识联系下的课程价值取向
        (1)和雅课程与语文知识体系的课程价值取向
        和雅课程与语文知识体系融合,可以实现自有课程价值的取向。语文教学可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助力小学生的思维提升。和雅课程引领下的语文教学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均是使小学生实现思想知识觉悟的提升。
        (2)和雅课程与数学知识体系的课程价值取向
        和雅课程与数学知识体系融合,可以助力小学生的思维的成长,培养其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和雅课程的课程价值观取向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取向高度融合。在提升小学生个人能力的同时,注意协作能力以及互动能力的增强,以和雅课程为基准渗透点,全面促进小学生有效成长,将“语文”“数学”等基础科目设置为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帮助小学生改善对课堂的固有认知,完成快乐成长、高效学习的育人目标。
        [1][美] 约翰· 杜威著, 赵祥麟、 任钟印、 吴志宏译: 《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 ,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