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泓
苏州市平江实验幼儿园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幼儿教师是幼儿园发展的核心保证,教师的良好形象对孩子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的作用,而家长直接影响着社会对教师形象的评价。通过对十所幼儿园家长的“教师形象”问卷调查发现:家长比较认可现阶段的幼儿教师形象,最欢迎富有爱心、尊重家长、一视同仁的教师,同时家长也在问卷中表达了对教师如何展示个人魅力的要求。
关键词:爱 幼儿教师形象 调查报告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发展的核心保证,幼儿园的教育不仅在于知识经验的传授,更在于教师人格的影响。孩童时代正是习惯、品质、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孩子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又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通过他们的眼晴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因此教师的良好形象对孩子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的作用。
社会对教师形象的评价是最有力的,而家长则直接影响着社会对教师形象的评价,因此,“良好教师形象塑造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探索研究”课题组对幼儿园家长进行了“幼儿园教师形象”问卷调查。希望通过问卷调查真实地把握家长眼中幼儿园教师的形象特点,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形象,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了教师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主要包括教师形象的范畴、教师形象存在的问题、喜欢的教师年龄段、教师对家长的态度、教师对孩子的态度等6个选择题和对教师形象的看法及提升教师形象的途径等4个主观题。共10个问题。
二、调查分析
1、您认为理想的教师形象中选择“对孩子的爱心”选项最多,为285位,占89.34%,说明家长最看重的是教师的爱心,希望教师爱孩子,对待孩子有耐心又细心。
2、形容现在您所认识、接触的教师的形象:“富有爱心”、“和蔼可亲”、“认真负责”,这是家长对认识的教师形象的最多评价,说明家长对教师形象总体比较认可,从中也可看出教师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态度是家长最在意的方面。
3、教师外在形象的最大问题:“过于时尚”有48人选择,“过于朴素,不修边幅”有63人选择,都非常少,分别是15.05%和19.75%,许多家长都在C选项中写没有问题,体现了教师形象比较正面,与题2的结果相一致。
4、怎样的装扮是符合教师良好形象:这题的答案比较分散,选择各个选项的家长都有,说明家长对教师的外在形象的要求还是比较宽松的。
5、您喜欢哪个年龄段的老师:家长的问卷结果指向性非常强,有210为家长选择“30-40岁”,占65.83%,选择“20岁-30岁”的家长为88人,占27.59%。许多家长认为30-40年龄段的老师已有自己的孩子,比较有经验,有爱心,说明家长对幼儿老师文化形象的要求是更看重经验的积累。
6、教师对家长,您认为合理的是:“教师说话应尽量轻柔,不要粗声粗气”;“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双眼应看着家长,认真倾听”等选项都超过60%,说明家长非常在意老师对家长的态度,这是值得每位老师审视自己的方面。
7、教师对孩子,您认为合理的是:“以爱来教育孩子,让孩子能开心地成长”;“孩子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和习惯时,教师应该用合适的方式对孩子严格要求”都超过了80%,可看出家长对老师道德形象、人格形象的重视,这也是每一位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需认真思考、认真对待的问题。
8、最不喜欢老师的举止行为:在这个主观题中,从高到低家长的选择为“不公平”、“对不同孩子不同表情”、“粗暴、蛮横无理”、“凶巴巴”、“傲慢无礼”,可以看出公平是教师最需要的行为,只有教师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了,家长、孩子才会信任老师,老师才可以更好的进行各项工作。
9、您对于教师的形象还有什么其他的看法:此题中从高到低家长的选择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稳妥得当”、“严肃活泼”。说明家长看到了潜移默化的力量,希望老师能给孩子良好的品行示范作用。
10、关于教师的形象提升的途径和内容方面,您有什么建议吗?
“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强教师的培训”、“专业形象指导”、“行业制定”,这是家长对于这个主观题的见解,说明对于提升教师形象,家长的看法有高度也有广度,站在非常客观的角度:认为提升教师形象不仅仅是教师本身的事也是政府、社会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调查结果给我们的启迪
1、 家长最欢迎富有爱心的幼儿教师。
相对于中小学教育,幼儿园教育没有分数,没有优秀率、合格率等指标,没有很直观的量化标准,属与良心教育。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家长不仅希望孩子从老师处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更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受到关爱,能开心健康地成长。
在调查中发现,家长最不喜欢老师的行为是“不公平”。世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有的孩子乖巧,有的孩子调皮;有的孩子漂亮,有的孩子可爱;有的孩子自律,有的孩子自由……富有爱心的老师应该是爱自己班级的每一个孩子,不掺杂个人喜好,不厚此薄彼的。有爱心的教师是会深入地了解每个幼儿,不带偏见地对待每个幼儿的。有爱心的老师是会设身处地地体验孩子们的所作所为,耐心细致地观察、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待孩子一视同仁的。
2、家长渴望获得教师的尊重。
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是顺利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的基石。在调查中家长明显地表现出需要获得尊重的要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教师只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老师可以批评孩子,但不可以训斥家长,老师不可以将孩子的缺点转嫁到家长身上,必须尊重孩子家长的人格,特别是所谓“不听话”孩子的家长,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可以和家长一起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合适的时侯,用合适的方法与家长沟通,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形象,还可以增加教育的质量。
尊重家长还需学会“倾听”。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的知识层次越来越高,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他们的见解值得我们学习;部分家长会发现教育中的问题,有向老师提出建议的需要;小部分家长需要解释自己教育孩子的动机,有倾诉的需求,老师必须放下“教育者”的身份,给家长充分表达的机会。在真诚倾听的过程中,老师不仅学习到新的教育方法,还表现出可亲可信,宽容大度的教师形象,从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3、老师需提高自身修养,展示个人魅力。
优秀教师除了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师德师风外,其整洁得体的外在形象也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外部动力。仪表是孩子、家长感知的最生动、直观、具体的形象,不仅反映出教师的审美水平,也反映教师的内心世界。
教师的行为举止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大方的言谈举止、良好的待人接物态度显示出老师的自身修养和专业素养,孩子家长欣赏的是内外兼修、心灵美与外在美统一的师表形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微笑”是情感的润滑剂,所有的家长、孩子都喜欢老师微笑,在真诚、宽容的微笑中,教师的良好形象、教师的个人魅力展露无遗。
四、调查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此次调查中,“爱心”“公平”是家长在主观题中出现最多的词汇,作为幼儿园教师,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爱”,“公平地爱”是值得每一位幼儿园老师值得深思的地方。家长将孩子交给老师,不仅希望孩子掌握知识、掌握本领,更希望在老师公平的爱中幸福快乐地成长。
主要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2] 张燕著《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