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相融合课程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孟璇
[导读] 中华传统文化凭借着自身的魅力与内涵,深受各个阶段教育工作者的喜爱和信赖,并且教育工作者也组织的多元化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大力发扬与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孟璇
        四川希望汽车技师学院,四川省,641300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凭借着自身的魅力与内涵,深受各个阶段教育工作者的喜爱和信赖,并且教育工作者也组织的多元化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大力发扬与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本文主要对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相融合课程的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教育相融合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融入课程方法与策略,以做参考之用。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学前教育;融合课程;实施策略;
        我们国家拥有着5000年的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包含了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将其与现代学前教育相融合,不仅仅能够让学前教育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还能让学前教育的方式方法变得更加多样化。通过怎样的方法的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融合在一起,是现阶段从事于教育的工作者最亟待解决和值得深思的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下面将对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习教育相融合课程的实施策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1、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的含义分析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内涵
        站在广义的角度来说,文化是大众在历史发展过程当中不断积累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如果站在狭义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文化指的则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与之相对应的制度、组织机构。中华传统文化经过了上下5000年的传承与演变, 现阶段已经形成了一种展示我国民族风貌、文化、人文、风俗、语言、文字等等一系列的文化理念。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迄今为止已有四十余年的时间,我们国家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四个字来形容,尤其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主席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指出:要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探索,并与现阶段高速发展时代的要求相结合,共同进行创新,为社会各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给予科学性的指导。
(2)现代学前教育的含义
        现代学前教育可以说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在我国体育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占据关键的位置。全面、系统、优质的学前教育,能够帮助学前儿童全身心良好的发展。
(3)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之间的联系
        伴随着我国时代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增长,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人才之间的竞争也呈现出了白热化,这促进者教育事业不断的进行革新与优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现阶段这句话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共识。优质的学前教育能够培养和提升学前儿童的各方面的素质,而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又将仁、义、礼、智、信全部包括,帮助学前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思想观,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为其未来的生活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相融合。
2、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相融合当中存在的问题
(1)年轻父母与教育工作者并未真正的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时代的高速发展,部分的年轻父母与教育工作者因为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深深影响,再加上自身缺乏中华文化的熏陶,所以并未真正的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性与意义。当西方文化进入到我们国家的教育中,国人会运用“照搬”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教育的空间大幅度的压缩。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中心的主任曾经说过:西方的教育方式当中固然有着很多的闪光点,国人可以借鉴、可以参照,但绝不可以原样照搬。


(2)传统的教育方式当中有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因素
        通过有关调查发现,有部分的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确有与现代社会等方面不适应等情况,造成部分的学前儿童家长与教育工作者并不看好甚至是排斥将中华传统文化加入到学习教育当中,例如: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要求要学前儿童尊长敬老,传统教育当中过分的强调了尊卑,但是现代教育当中却对其不是十分的认可。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习教育融合在一起,是摆在当下学前教育工作者眼前最棘手的问题。
3、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相融合课程的实施方法与策略
(1)科学、合理的选择恰当的文本展开相关的教学
        通过对学前教育课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可以供给学前儿童学习阅读的经典文本水平良莠不齐,而适合学前儿童的国学读本十分的重要且关键,与《论语》等经典过去相比较, 《三字经》等等启蒙经典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与性质,更适合学前儿童的学习。对于3~6岁的学前儿童来说,更喜欢贴近日常生活的经典文本,通过文本的学习,不仅仅能够加快学前儿童   学习新知识的速度,还能大幅度的提高与开发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学前儿童的脑海里会构建筑一幅全新的图像,去呈现他们现实世界接触的事物。例如: 《三字经》、《百家姓》这些经典文学与学前儿童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但可以将其作为课后的阅读资料,同时也适用于日常的活动。例如:老师在进行《百家姓》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运用启发与引导的方式,让学前儿童说出其他小朋友的姓氏,以此来加深学前儿童对于百家向经典文学的记忆。
        当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还要将自身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启发与引导的作用),在为学前儿童进行经典作品讲述的过程当中,要将文字、图片、视频等等不同的载体融入到教学当中去,这样可以帮助学前儿童加深记忆。如果一味的运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势必会影响和制约学前儿童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同时也与诵读经典的意义背道而驰。
(2)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的指出:要发动社会各界所有的资源,让学前儿童能够真实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进一步的与传统文化进行亲密的接触,感知祖国的繁荣与富强,以此来激发出学前儿童内心当中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在老师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前儿童价值观的培养上面,让学前儿童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
        首先,为学前儿童营造出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的环境与氛围,在教室当中加入书法等等来进行墙壁的装饰,并为学前儿童讲述一些古代的孝顺故事,引起学前儿童的共鸣,进一步的培养与熏陶学前儿童的情操。
        其次,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前儿童要展开与之不同的教育,同时还要确保教育的内容要适当,这样才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幼儿教师还可以运用设计游戏、绘画等等主题活动的方式,当活动结束之后,运用引导与启发的方式让学前儿童进行大声的朗读经典古诗词。这样的方法能够培养与锻炼学前儿童的表达能力。
结束语:
        想要让中华传统文化不断的被传承,需要将其与现代学前教育相融合,将传统优秀文化的作用与意义全部激发出来,帮助学前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思想观。因此,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真正的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展开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前儿童真正的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唐金香.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诚信教育重要性研究[J]. 华夏教师,2019(35):10-11.
[2]邹莉,刘慧珍.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现状及路径[J]. 决策探索(下),2020(02):94-95.
[3]刘琨,梁丽银,陈桦. 学前教育“醒目课程”建构与实践研究——基于中华文化教育[J]. 现代教育,2020(04):40-42.
[4]刘晓东. 学前教育理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路向[J]. 教育学报,2010,6(05):43-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