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师徳师能 践行育人使命—爱,让育人之花美丽绽放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李意平
[导读]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眨眼,我踏入幼教行业已有十八个年头,在这十八年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对师德的理解基础上,我深刻的认识到老师、孩子和家长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教育教学整体
        李意平
        广东省梅州市莲新幼儿园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眨眼,我踏入幼教行业已有十八个年头,在这十八年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对师德的理解基础上,我深刻的认识到老师、孩子和家长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教育教学整体,其中老师这个角色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老师寓德于教,才能带动和引导孩子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只有老师寓德于教,才能客观的影响家长主动配合对孩子的督促作用;只有老师寓德于教,才能使这个有机整体在教育教学中取得更为卓著的效果。
一、尊重、热爱、平等的对待每个幼儿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说的是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老师是幼儿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幼儿较为关注的。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幼儿学习的表率。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我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爱生如子”是师德的其中一个重要体现。作为幼儿园的老师,爱孩子就要像热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只有热爱孩子,才能真正从日常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去关心他们,深入孩子并和孩子打成一片,应事事注意,时时留心,细心观察每一个孩子,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孩子,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来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每个幼儿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平等对待幼儿,不能用命令的口吻随便呵斥幼儿。只有把爱传递给幼儿,时刻把幼儿放在心上,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时刻关注他们在品德、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让幼儿感受到了老师的爱和尊重,他们才会尊重老师、喜欢老师,愿意跟着这个老师学习他所传授的知识。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与每一个孩子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作为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我觉得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尤其是承认和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绝不能硬性地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和要求每个幼儿。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个体差异,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尽量创造适合不同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针对幼儿不同程度的发展水平,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帮助孩子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健康成长,让不同基础的孩子都取得更大的进步。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谢明芳是一个自尊心强、好奇心强,又调皮捣蛋的孩子。经常干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班里的孩子都不大愿意跟他一起玩。有一次音乐活动结束后,小朋友拿着杯子排队喝水,小朋友们跑过来向我告状:“李老师,谢明芳他不排队喝水,还把饮水机上的管子拔下来了,不让我们喝水……..”我走过去,先把饮水机的水管接上,让孩子们有秩序的排队喝水,然后把他带到小房间,他当时涨的满脸通红、气鼓鼓的样子,我蹲下来,牵着他的手,看到他问:“明芳,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这么做吗?”他低下头不敢看我,小声地说我就是想看看饮水机的水是怎么流出来的?“孩子,你有这个好奇心很好啊,老师喜欢爱探究的孩子,我们可以来做个小实验,但是前提不能影响到其他小朋友,好吗?”他听到没有他意料之中的批评,高兴的说:“老师,好啊,叫上其他小朋友”,趁这个机会,我对他提出要求:“明芳,爱学习爱探究的孩子大家都喜欢,如果你能做个守纪律、守规则的孩子,你会拥有更多的朋友。

”在后面的学习、生活中,我经常关注着谢明芳,虽然还时常有小毛病,但是他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得很认真听讲、有时还会举手回答问题,看到他的变化,我就多给他机会,而且经常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鼓励他的进步,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他的小毛病越来越少,好习惯越来越多,小朋友都喜欢和他玩了,在他的小脸上我看到了快乐的笑容。
 二、尊重、引导、客观影响家长参与到教育工作中来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他们在孩子的一生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教师的灵魂。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和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同一个方向在行动。在创造雕塑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我觉得提高家长的德育素质也很重要,只有尊重家长,引导家长充分了解、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来,架起家园沟通的桥梁,或是通过QQ、微信班群、电话等多种沟通方式,使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同时也使学校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配合老师开展教学活动,使学校和家庭教育真正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家园共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美术这一学科,我们每个月都要布置班级内的主题墙环境,而这些环境布置都是要在放园后、中午或者周末休息时间展开的。例如:我们十月份的主题墙内容是《美丽的秋天》,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发现大自然的美丽秋天景色,在布置班级主题墙环境前,我先编辑好信息发班群里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利用假日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去捡落叶、松果、鹅卵石等等,让孩子从大自然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一份手工作品,丰富充实主题墙内容,从而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互相合作的能力。每一次主题墙布置我们都会邀请家长和孩子参与,一起见证孩子们的作品成果,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经过多次的环境布置后,家长感受到老师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尊重,同时也回报了我们充分的信任,这样的交流与沟通就间接的引导他们参与到了学校的监督工作中来,并且客观的影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发挥巨大的教育潜能。
    三、争做幼教先锋,永攀爱心事业的高峰。
        通过对师德师能的理解,我深刻认识到它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作为传授知识的老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准确地将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幼儿。如果老师自身倦怠、散漫,又怎能要求幼儿认真。所以老师要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工作责任心,坚持不断的学习和参加教学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不断开辟新的教学方法。
        每当看到孩子们慢慢养成了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每当看到已经毕业的孩子穿着小学生的校服回来看望曾教育他们的老师;我都觉得自己很幸福,体会了“桃李满天下”的幸福。为了培养祖国的花朵,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在教学中认真备课、充分准备教具、精心选择教学方法。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幼儿教师的工作不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我展示个人才能、个人风采的舞台。
        总的来说,通过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起到的推动作用。相信自己在今后的幼教工作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地自我更新,以身作则,始终牢记职业道德规范:守住初心,让我的孩子们成长为参天大树,立志做一个让孩子们绽放光芒的教育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