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丹
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幼儿园 213000
摘要: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为基础的教育形式,幼儿教育成效高低直接影响小学各学科教育教学质量高低,幼儿园应和幼儿家庭建立密切联系,将知识、情感教学内容贯彻到幼儿生活中,以便强化幼儿教育水平。本文探究在家园合作模式下的幼儿“亲自然”教育形式,教师与家长可通过借助自然界对人类的馈赠,培养幼儿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启迪幼儿的美好品德,从幼儿教育中建立起人与自然的良好合作体系,优化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合作;“亲自然”教育;绿色理念
引言:
幼儿教育容不得丝毫马虎,幼儿园管理者需要为幼儿营造出舒适的教育、学习环境,而使用家园合作模式,可进一步提高幼儿教育有效性,并通过对幼儿进行“亲自然”教育,起到影响家庭、社会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幼儿身心成长有较大激励作用,家长可带领幼儿进入大自然世界中,发挥自然资源的教学价值,以此促进幼儿养成关注自然发展规律、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深度开发幼儿教育中蕴藏的家庭教育优势。
一、走进自然怀抱,培养幼儿情操
环境教育是幼儿教育教学内容中最为生动的一部分,“亲自然”教学内容主要使用的教学方式为体验法,教师仅作为教学活动的协作者,不再是传统意识上的知识、理念灌输者,由此转变,幼儿便能以个人喜好去投入到教学环节中,促进“亲自然”教学成效的提高。课堂教育是现阶段幼儿教育的主要实践形式,幼儿生性活泼,被局限在课堂环境中,不利于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借助“亲自然”教育模式,可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自然环境带来的新奇体验,由此作为教学接入口,帮助幼儿学生了解更多自然知识,增长见识。使用家园合作方式,家长是“亲自然”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助力,家长带领幼儿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更具时间、地域优势,能有效地拓展幼儿课后学习成效,因此家庭教育比课堂上的刻板教育形式更为灵活、多元,能让幼儿感知到较大比例的“教育关注度”。
比如幼儿园通过开展以“走进自然怀抱”为主题的亲子活动,能与家长建立起一定联系,使家长在活动中了解幼儿眼中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进而有效调整家庭教育模式,促进“亲自然”教育更好落实。活动的伙伴。家庭的温馨与孩子的热情让家长更积极地参与到环境教育的活动中,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动物及它们的生活习性,真正把“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一理念深植于孩子的心中,家园合作可设计“人与动物大联欢”形式的参与式亲子讨论活动,以此强化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参与价值[1]。
二、发现自然常识,促进动手能力
自然界对于幼儿来说具备神秘、新颖、奇特等特征,因此各类自然常识将是幼儿园教师与幼儿打好关系的重要渠道,教师可以在“亲自然”课程的备课时间中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各类树木、昆虫的名字和习性,以便在课程教学中发现幼儿注意力分散时,通过有趣的自然常识知识,来引导幼儿学生投入到教学氛围内。
而家长也要承担起帮助幼儿了解自然常识的工作,使用动手实践的方式,来让幼儿获得更大的动手满足感,将各项自然环境中的法则通过与幼儿共学的方式,教会孩子。
比如进行“亲自然”主题活动来探讨种子秘密的实践活动中,幼儿园发动家长力量,来和幼儿一同参与到收集种子资料的工作中来,让家长与幼儿共同体验种子发芽的过程,使家长对新的教育观念和策略有了真实的感受。另外,幼儿园还可邀请家长参加主题环境教育专题讲座,通过布置家园宣传栏、编写宣传小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环境教育意义[2]。为有效让幼儿记住自然常识,家园合作还需保证幼儿能在活动中养成较好的动手能力,通过肌肉记忆,提升自然常识的记忆效果,比如制作花草标本、节水设备等小物件,既改善“亲自然”活动趣味性,又可贯彻环保理念,使活动变得更具实践价值。
三、关注自然环境,养成绿色理念
幼儿习惯养成能对幼儿未来成长轨迹起到较直接影响作用,因此“亲自然”教育的各项内容、教学行为,需要以幼儿接受程度作为指标,以便教师和家长能以最省力且最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关注、关爱、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一切亲近自然的教学行为,教师都要与家长保持统一战线,以切实帮助幼儿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目标,促进绿色理念的养成。教师在教育环境中,应具备仔细观察能力,及时发现幼儿在该次“亲自然”课程中的心态改变,若幼儿较之以往有较大进步,则教师应不吝鼓励之词,培养幼儿关注自然的习惯;若幼儿尚有提高空间,则可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教学对策,以便促使幼儿家长能真正融入到幼儿教育中,发挥家园合作模式价值。
环保意识不仅是优秀的为人品质,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水平,在幼儿教育中便融入“亲自然”教育教学思想,能有效改善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因此家园合作可为幼儿创造出更多提高环保意识等类型的实践课程,以便促进绿色理念生根发芽。比如教师要在幼儿园内部培养学生面对各类自然资源时,保持着节约的意识,这样学生便能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变成绿色环保意识的“传承人”,当发现家长将水龙头水流开大时,幼儿会“指导”家长保持节约观念,保护水资源;当发现垃圾未经分类便投入垃圾桶时,幼儿会告诉家长进行垃圾分类对提升我国资源储备的重要性。唯有将绿色环保理念贯彻落实至现有生活中,以家园合作为基础的“亲自然”教育才会取得更良好的成效,坚持使用家园合作形式开展“亲自然”教育,相信在未来,当代幼儿能成为保护环境责任心最强的一代人,以此教育观念进行良好循环,将改善我国自然生存环境水平。
结论:
综上,家园合作能将幼儿园教育工作压力科学分担给家庭,家长与教师协同配合,可以帮助幼儿更快、更深地认识到“亲自然”的重要性,并可通过良好的教育开展形式,优化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培养其爱护自然环境的优质品质。幼儿在成长中,会受到来自幼儿园、家园等场所的引导性影响,教师在“亲自然”教育中做出表率作用,不仅能让幼儿学生感知到热爱自然环境习惯的价值,更能促进家长产生对环境的绿色生活理念,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李玉荣.家园合作助力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养成[J].试题与研究,2020(26):43-44.
[2]成梅.运用乡土花木资源开展幼儿“亲自然”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9(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