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中的学生素质培养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黄金涛
[导读] 新课改下,道德教育的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体育教育中也应该适当的渗透道德教育,让学生们在日常的课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但是在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仍然存在很多缺点,例如,学校为安全考虑删减部分难度较高的体育教育,以确保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安全性,但是这样做不利于对学生胆量及勇气的培养。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加强学生的体魄,更是为了增强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让学生有勇气面对未知的困难,对学生今后的生活有

丰顺县八乡山镇中心小学 黄金涛

摘要:新课改下,道德教育的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体育教育中也应该适当的渗透道德教育,让学生们在日常的课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但是在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仍然存在很多缺点,例如,学校为安全考虑删减部分难度较高的体育教育,以确保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安全性,但是这样做不利于对学生胆量及勇气的培养。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加强学生的体魄,更是为了增强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让学生有勇气面对未知的困难,对学生今后的生活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小学体育;道德教育;教育
        引言
        小学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之外,还需要关注学生性格的塑造和品格的培养。过去小学体育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的体育成绩,而不会在德育教育方面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而影响到体育教学的综合发展和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在素质教育日渐深入人心的过程中,德育教育逐步成为小学教育的重点,而在体育教学中加强道德教育渗透也成了一种必然。
        一、德育渗透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担当及勇气
        体育教育中含有许多高难度的项目,学生在挑战一个接一个的体育项目的同时能让学生学习到体育竞技的精神,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勇气,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更加有勇气面对可能会发生的困难。体育教育还要求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项目中去,不管是日常练习还是比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品格。
        (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在于小学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学生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接受未知事物的能力很强。小学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新鲜事物,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好奇,一个人接触新鲜事物印象最深的就是它。因此,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培养学生的道德教育尤为重要。教师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道德素质,改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的三观是否正确,是衡量一个人好坏的标准。在小学树立正确的三观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道德教育渗透入小学体育教育的措施
        (一)教师坚持言传身教,发挥德育教育作用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成长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的言谈举止均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品德素质。对于广大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值得模仿学习的内容,也是因为这一情况的存在,使得教师更要重视自己的言传身教,用良好的行为举止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在学习教师良好举止行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教师言传身教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这就需要通过教师自觉提高个人素质和主动接受相关教育培训的方式达到目的。


首先,从教师自我学习角度进行分析,教师需要拥有终身学习意识,通过持续性学习来弥补自身在教育教学和其他多个层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累积德育教育的经验和方法,提高体育和德育的融合效果。例如,教师在体育教学当中要注意养成守时习惯,通过对自己严格要求和言行一致来培养学生时间观念,避免学生出现随意迟到早退等情况。教师也要通过参与学校教研活动和专门的教学培训,交流各自在德育教育实施当中的经验和方法,总结成功经验,从失败当中吸取教训,以便在体育德育的实施当中获得理想效果,发挥德育教育应有的作用。
        (二)严格要求,耐心教导
        小学生的性格大多较为活泼好动,并且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长“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学生在家里被家长宠爱习惯了,不会轻易听从老师的教导,因此,教师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难题。教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充满耐心,不能因为学生学习进度较慢就对学生失去耐心了,这样会给学生树立一个不好的形象,从而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产生影响;此外,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也不能只讲求耐心,要视情况而定,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教师将道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育中是一项漫长而又困难的过程,教师既要做到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成绩负责,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提高学生的勇气以及担当,防止学生因为个人原因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又要耐心的对待跟不上进度的同学,减轻他精神上的压力,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不要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促进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三)有效创设教学情境,保证德育教育实施
        小学体育相较于其他小学阶段的学科来说显得更加灵活,因为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适当安排游戏与竞赛等实践活动,并抓好这些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这样的方法除了可以增强学生体育兴趣之外,还可以达成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小学生本身就活泼贪玩,对体育活动有着很高的热情,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教师只是运用道德教育灌输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话,极容易引发学生消极厌烦的情绪,如果在学生喜爱的游戏或者是比赛活动当中加强德育教育的话,则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接纳。根据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当中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并在良好的体育情境当中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在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活动当中,教师可以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并带领学生制作老鹰和小鸡的头像卡片,让学生在这样的游戏活动当中养成团结友爱和拼搏进取的优良品质,为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德教育与体育教育关系密切,二者缺一不可。在体育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既有利于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起到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在体育教育的基础上加强道德教育,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策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吉东.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美术文献,2017(4).
[2]马蓉.体育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以小学体育教学为例[J].青少年体育,201 9,(7):1 1 5- 1 1 6.
[3]王洪静.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黑河教育,20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