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李三星
[导读] 当前,我国制造业处于智能化转型发展的阶段。《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我国制造业将呈现智能化与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在当今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业发展的背景下,中职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课堂教学需要贴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高实训的效果,创新传统的实训课堂教学模式,满足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业发展对于技能型、实训型人才的需求。

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 李三星

摘要:当前,我国制造业处于智能化转型发展的阶段。《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我国制造业将呈现智能化与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在当今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业发展的背景下,中职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课堂教学需要贴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高实训的效果,创新传统的实训课堂教学模式,满足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业发展对于技能型、实训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中职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教学改革
        引言
        数控铣床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产物,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集机械加工、现代控制、传感检测、信息处理等技术与一体,属于精密设备。在金工实习中,学生要掌握数控铣床的操作,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机床的实际操作必不可少。因此对数控铣床操作步骤、技巧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生操作前必须熟知以下安全操作基本注意事项
        (1)培训时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和防护眼镜,注意不要戴手套操作机床;(2)机床工作前应预热,检查润滑系统是否正常工作;(3)确保工件、夹具和工具已夹紧牢固,检查传动部件是否正常,确认无故障后方可正常使用;(4)严禁随意修改或删除机床参数和内部程序;(5)严禁用手或其他任何方式触摸旋转主轴、工件或其他运动部件;(6)加工过程中禁止测量和变速,不能用刷子清洁工件或清洁机床;(7)铣床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离开机床,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并向老师汇报;(8)培训结束后,依次关闭急停、数控面板电源和机床电源。将工具和工件从工作位置撤出,清洁和放置所用的工具、夹具和量具,并按要求维护和清洁机床。
        二、中职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路径
        (一)推广运用现代学徒制
        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业的发展背景要求技能型人才具有更强的操作能力,现代学徒制作为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重要形式,可有效提升人才的技能水平。在中职数控铣床操作实训教学中推广现代学徒制,需从以下方面推进。(1)推进产教融合,以产推教。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由企业的能人、技能达人进行实训课程的操作教学,通过实训课程教学切实提升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2)打造专业的实训平台。优化现有的实训课程设计,采用企业能人+教师带教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实训课程的自主创新项目开发。



        (二)充分利用教学设备
        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的物质资源,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使用数控铣床的实用培训课程是不现实的。在装备不足的学校,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成学习小组,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例如,在教学中,一群学生可以在多媒体数控铣床模拟培训室练习加工工件的过程。掌握后,可在数控铣床上的转位位置加工工件,有效避免设备损坏,节省加工成本。另一组学生可以先熟悉数控铣床面板的操作,然后在两组之间交流模拟培训室的教学经常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以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呈现。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索他们实现教学目标的愿望。对于每个小组成员,教师可在实践后进行相应的实践培训考试,未能通过考试的人不能进入下一个培训。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所有学生都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在这个课程中,教师可以介绍以前学生的优秀作品,使学生能够观察和评价这些作品,从而鼓励学习这门课程,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使他们能够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相关的最新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和实践技能。
        (三)巧设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在铣削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每项活动必须以自然现象为基础。这表明了发展铣削教师培训课程的重要性因此,职业学校的铣床教师必须不断创新实验,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以提高他们对铣床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激发他们在创新实验方法中的创造力。在中职数控铣床课程中,时间和工作量都很紧,导致大量的实际培训,但课程时间短,难以理解某些概念上的困难,从而使学生对这些概念缺乏深入了解,而且在课程期间受到限制因此,有必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通过实践培训使学生与打工者的实验作业密切联系起来。例如,当老师解释刀具半径补偿的描述时,可以合理地使用铣削方法进行实验。在试验操作中,必须首先确保主轴孔的每个零件都位于一个平面上,然后选择适当的切割方法(可能与时钟相反),然后使用G41刀具半径完成第一个孔的补偿,并取消补偿。铣削第二个孔时,在最后一个孔后测量三个圆孔的尺寸,从而了解三个圆孔之间的尺寸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此外,使学生能够弥补已经与五个常任理事国有关系的工具的左半径,并进行相关的分析性讨论,即学生在讨论后给出正确的理论解释,从而使学生了解设计实验的工程重要性这样教师就能有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高职业水平。
        结束语
        数控铣床专业具有实践性强、实践与理论知识融合度高的特点。我国制造业走向智能化与数字化,要求数控铣床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要懂得实训操作。因此,加强中职数控铣床操作实训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对于创新中职数控实训课程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洪伟.中职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改革与探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4(03):49-50.
[2]董政明.中职中专关于构建数控加工技术教育体系浅析[J].湘潮(下半月),2011(03):136.
[3]王丽明.中职学生数控铣床对刀操作中注意的问题[J].现代交际,2010(08):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