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高利华
[导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有贴近意识,针对教学实际需要,贴近学生学习体验,精选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投放活动目标、启动活动方案、搜集活动素材,都能够形成崭新教学成长点。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探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绍兴柯桥区齐贤街道中心小学 高利华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有贴近意识,针对教学实际需要,贴近学生学习体验,精选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投放活动目标、启动活动方案、搜集活动素材,都能够形成崭新教学成长点。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探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教学
        引言
 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让学校和社会都重视到了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是具备优秀综合素养的人才,所以由文化课程和社会需求衍生出的综合实践课程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立既是为了适应当下的发展需求,也是为了更有效的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的综合实践课程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内容密切相关,而生活化的实践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内容与日常联系起来,所以生活的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也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教学模式。
        一、在小学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
        合作探究意识合作能力已经成为现阶段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和素质。借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意识到通过合作的方式学习以及工作能够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和他人进行合作来完成任务,使其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加入到实践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实际操作完成各种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和透彻地感悟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解决各种问题后的成就感。由此可见,通过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学生后续的进步以及发展。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贴近生活整合实践活动内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师要注意对教材内容精选整合操作,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做出科学的取舍。教材内容带有普适性特点,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关注学生生活认知基础,结合生活实践实际做出内容的选取,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触动。综合实践活动有诸多环节,教师在具体设计时,不断调整教学思路,体现了鲜明的教学反思意识。利用图片引导、鼓励展开设计、进入实践活动,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契机,成功调动学生学习思维,促进学科能力的成长。贴近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展开教学设计,其适合性更高,助学效果也是值得期待的。教师要做好多种调查,为实践活动顺利推开创造良好条件。
        (二)注重学生个性需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小学阶段设立综合实践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小学生能够等到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才需要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的生活联系起来,设置贴合小学学生生活实际的实践教学内容。


同时,小学的孩子们有自己认知世界感受生活的方式,教师需要关注到这个阶段的学生认知特点,来设置适宜的实践课程内容。比如说,小学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会设置与劳作手工内容相关的教学内容。这类实践内容的设置一是为了让孩子们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动手的优良习惯,二是希望通过这类实践内容能够让学生们了解父母为家庭付出的辛劳,然后学会感恩。不同的实践内容能够让孩子们获得不同的能力,所以小学在综合实践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也要丰富多彩,尊重小学学生的个性需求,进而更好的提升孩子们的各项能力。
        (三)在家庭生活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对任何人来说,家庭都是重要的,尤其是家中有小学阶段的学生,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由于家庭是生活的地方,家庭各个方面的人、事、物都会给学生带来直接影响,甚至影响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所以,老师在针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家庭生活充分结合起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家庭生活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文化知识的能力。在家庭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时,老师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按照学生不同的家庭情况,组织各种教学活动。
        (四)贴近教学条件搜集活动素材
        信息时代的快速到来,对学生造成的冲击是显性的,教师不妨为学生布设一些信息搜索任务,让学生自觉进入活动设计环节,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历练。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信息极为广泛,教师展开教学反思,科学运用信息资源,培养学生信息素材整合意识,都能够形成崭新教学成长点。教师要求学生参与信息素材的搜集工作,而且集中展示相关故事,让更多学生开阔了学习视野。学生搜集这些信息并不难,教师针对性做出教学反思,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这当然是极为难得的学习实践。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设定了信息整合任务,成功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帮助学生顺利建立学科认知基础。
        (五)在自然生活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大部分人都十分向往自然生活,小学生同样如此,小学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十分好奇大自然世界中的东西,希望能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所以,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学生的这一特点,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入到自然生活中,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各种知识的过程中感悟自然和体会自然,调动学生学习各种知识的兴趣。自然生活中的很多内容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存在联系,所以,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将两者充分融合到一起,组织各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
        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课程内容一方面要做到贴近日常生活内容,提高孩子们的学习乐趣,另一方面需要老师和学校关注到小学阶段的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色,设置合适的生活化教学实践内容。学校将文化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相结合,才能够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升小学生的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蒋金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导学,2020(30):62-63.
[2]尹显燕.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20(09):94+96.
[3]石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17(1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