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吴雅媚
[导读]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适当引入具有情绪特征,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在理解教材的前提下有更深入的发展。

乐清市大荆镇第三小学 吴雅媚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适当引入具有情绪特征,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在理解教材的前提下有更深入的发展。小学语文学科知识旨在让小学生初步建立人、自然、社会三方和谐发展的价值态度。情境教学对社会和生活的加工可以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自我,课堂之中丰富的游戏环节、诗歌朗诵、音乐舞蹈更能增添小学生的语文兴趣,对其今后的发展有更大的好处。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课堂应用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有了高度丰富的物质文明,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也在升华,对教学趋势的发展也引起了极高的重视程度,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所以当代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了解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会影响学生其他方向的进步与发展,这体现出了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探析有效教学方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为此,教师必须要让自身的教学思想融入到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中,利用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如此方能实现高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良好发展。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用的内涵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借助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就是为了更全面地实现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推动课程的持续健康发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围绕语文学科的特点,根据课堂内容的独特性进行讲解。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能把抽象的知识点更加直观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更加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使得教学活动取得预计的效果。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各方面的能力发展都不够成熟,教师要借助特定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储量。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一)创设诵读情境,体现文本韵味之美
        就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而言,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创设诵读情境必不可少,这既是对文本韵味之美的表达,也是引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有效方法。但是部分具有传统教育理念的教师没有将诵读列为课堂实践活动中的重点内容,怕其影响教学效率,实则这种想法在新课改的教育环境下是错误的。所以身为当代教育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师,不能认为诵读活动在语文课堂上可有可无,而是要以实际行动加强对诵读情境的创设,于有声地倾诉中,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融入到知识与技能的获取状态,再通过合理的指导,加深学生的对文本内容及内涵的理解,增强学生富有情感阅读文本的实践能力,最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生活情境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很少,对生活的感悟不够深刻,生命的意义尚处于懵懂状态。


因此,生活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将现有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迅速掌握课堂知识,帮助学生丰富生活体验,了解生存价值和自我在社会中的作用。生活情境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开展,将学生带入社会之中运用某一特定场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灌输。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好奇心,将教学课堂放置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运用问题设置、矛盾冲突等唤醒学生的情感,将抽象化的语文材料转化为实际生活中具体的应用能力。在进行生活情境教学时,教师要抓住生活时机,提升学生生活系统和知识系统的平衡。
        (三)运用故事强化教学情境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故事具有强烈的依赖心理,同时借助故事也能满足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需求,更好地带领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时,有效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融入趣味性的故事中,能以一种更加感染人的形式向学生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故事情境的营造能帮助学生在一个整体环境中感知需要在课堂上掌握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有感情色彩地开展学习活动,推动学生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创设合作情境,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对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着充分地了解,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有着极高的认可程度,所以在目前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气氛十分和谐。因此,在以生为本为主要教育理念的时代环境下,不妨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应用合作情境教学法展开课堂实践活动。如此则可以使学生处在和谐的环境中,体现了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令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获取语文知识与技能,达到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五)音乐渲染
        语文教学中纯粹的文学性讲述比较枯燥,将音乐与教材有效结合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听觉与视觉感受,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将固定的音乐投入具体的环节中,可以提高教学情节的基调。音乐是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其优美的旋律给人以愉快的听觉盛宴,将其融入语文教学环节中可以塑造美观的音乐形象,让学生的想象和音乐的节奏相互协调,达到创新的效果。在利用音乐进行情境渲染时,教师需要提前选择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乐曲,或利用互联网进行播放,或与学生一同进行表演哼唱,以求音乐与教材高度统一。
        结束语
        语文是生活中的语文,语文课程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加强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也能帮助学生以更加熟悉的方式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点。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仅仅通过单一的教学情境来增添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学生情感因素,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朱颍.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35.
[2]张永琴.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微[J].课程教育研究,2020(13):27.
[3]靳井苓.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参花(下),2020(03):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