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曾国贤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曾国贤
[导读] 结合初中体育训练现状而言,初中生严重缺乏训练兴趣,体育教师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训练兴趣上,而并非一味的追求训练成绩。现阶段,多数学生无法对体育训练提起兴趣与激情,因此导致参与的积极性与热情度大幅下降,最终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降低。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实验中学    曾国贤   344700

摘要:结合初中体育训练现状而言,初中生严重缺乏训练兴趣,体育教师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训练兴趣上,而并非一味的追求训练成绩。现阶段,多数学生无法对体育训练提起兴趣与激情,因此导致参与的积极性与热情度大幅下降,最终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降低。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教学法;运用
        引言
        丰富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形成了学校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各个学校广泛地开展大课间活动,而且结合本地方的特色体育项目和本校的条件逐渐形成了一些模式,使学校看起来热闹,师生之间频繁互动,形成了和谐、融洽的同伴关系,这样既活跃了校园气氛,又充实了教师学生的业余生活,更彰显每一位学生的特长爱好,全面推动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体质的增强,并为他们终生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当代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低
        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受教师的影响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会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们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很多的学生在针对体育课程的学习中,面对现实的问题,产生积极性不高的现状,长此以往形成一种体育课程教学的恶性循环,导致体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差,学生们的兴趣低的现状。现阶段,我们不难看出,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单一,单一的教学形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就不愿意参与到体育课程的学习中来。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新课标指导的教育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尽管新课标的理念已经在大部分的学校普及,但是部分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没有在教学实践中把它落到实处,在课堂中他们往往将自己看成课堂主体,不管学生有没有正确理解体育知识和理念,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教学任务,这很容易忽略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使教师沉浸在自己的主观经验中,最终的学习效果也并不理想。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一)引入趣味体育游戏激发兴趣
        通过游戏活动,不仅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了发展了各项身体素质,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游戏,制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在田径教学“跑”的内容时,教师一味地提示“加油跑”“快速跑”等都无济于事。如果运用游戏《往返接力》或《迎面接力》等使整个课堂活跃起来,平时不喜欢锻炼的同学都竭尽所能,想为本组夺得第一而尽力奋战。《中长跑》教学中,炎热酷暑的季节里学生最不喜欢一圈一圈地跑。如果组织成游戏的形式,比运用“障碍跑”“定时跑”,或者爬山、公里越野跑等效果好多了。


再比如,在体操《跳山羊》教学中,教师先安排“跳人”游戏,让每个同学轮流当“山羊”,每个同学跳“山羊”,这样让学生初步体会跳山羊的感觉。然后教师做示范,讲解动作要领,这样学生在练习当中基本不存在恐惧的心理。在教学中,无论教学什么项目,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身体协调性和思维灵活性。这就能让学生不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还能从中获得技能,提高身体素质,改变思维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在快乐中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二)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提升参与度
        体育本身是一项具有竞技性的活动,体育竞赛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的发展,竞争欲望愈加强烈,渴望超越他人,得到他人的肯定,尤其教师的鼓励。而且,在参与体育竞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奔跑、跳跃,对所学的体育技能进行应用,锻炼身体,同时磨炼意志品质,实现多元发展。所以,笔者在组织初中体育教学的时候,为了发挥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帮助学生塑造健康身心,联系教学需要,开展了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度。
        (三)科学建立学习兴趣小组
        划分小组的目的不是为了小组间的竞争,而是为了小组内学生的成长。教师可以将一些爱好相同的学生组合在一个兴趣小组,再鼓励小组内的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成长。不管是小组还是相同的爱好,都能很好地促进同学之间的关系,同学内部关系的稳定带来的就是课程的顺利开展,学生也因此能在课程中学习得更多、更高效。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各类体育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得到更好的提升。例如,可以把街舞和篮球结合在一起来表演,让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生也会因此而学习得更加开心和投入。通过兴趣小组的建立,可以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快的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也可以更加的高效。
        (四)举办校运会
        校运会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大量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体育训练,学校定期举办校运会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且校运会体育项目多样,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及兴趣爱好选择有针对性的锻炼项目,能够提高某个方面的运动能力,同时还能为班级争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校运会运动项目的选择要切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设立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对于一些体育能力差的学生,运动项目可设立定跳远、中长跑训练等基础项目;对于一些体育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可设立小型马拉松、铅球、实心球等项目;对于一些特长生,可设立一些专类项目,如50米赛跑、100米赛跑、跳高等项目。此外还可开设一些团体类活动,如4×200接力赛、拔河、足球、篮球比赛等。通过设置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实现人人参与,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
        结束语
        兴趣教学法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教学方法,它对于解决现阶段体育的教学问题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教师要转变思想,发挥引导作用,开展情境教学,注意体育器材的使用,将学生分成兴趣小组,组织学生进行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活动,同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引导,在体育课上同样能得到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杨爱明.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新课程,2020(52):155.
[2]宋旭安.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方式[J].考试周刊,2020(87):130-131.
[3]张进.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0):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