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傅倩霞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内容,通过拟定科学规范化的阅读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强化学生语文文化素养。当前较多小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受限,选取的阅读方式不合理,致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较低。批准阅读是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分析,掌握文本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思想,深刻领悟文本精髓,调动学生阅读自主性。

浙江省义乌市义亭小学 傅倩霞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内容,通过拟定科学规范化的阅读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强化学生语文文化素养。当前较多小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受限,选取的阅读方式不合理,致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较低。批准阅读是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分析,掌握文本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思想,深刻领悟文本精髓,调动学生阅读自主性。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批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批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批注式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语文阅读理解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于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重点,词句、难点内容、情感叙述等进行标注和总结。在批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加深入的思考理解文章中心内容,在揣摩文义和查找重难点的过程中可以增强阅读理解体验,实现小学语文高效率阅读活动的开展。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语文阅读活动指导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批注方式,进而紧抓文章中心思想,深入理解重点难点内容,实现阅读情感的有效突破。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批注运用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以及帮助学生形成对阅读材料、课外读物等的深度理解,这是困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难题。而导致学生阅读困难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我们采用批注法辅助学生进行阅读,这是一种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意在通过写来强化读,通过写来启发读,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有积极作用。
        二、批注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运用策略
        (一)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渗入批注
        课堂环境是全面展开课堂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阵地,在小学课堂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渗入批注,全面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方式展开批注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成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适度点拨与引导,让学生能重点标注出触动心灵的语句,之后写出自身看法与感悟。通过有效标注,能让学生集中掌握文章情感以及中心思想,让学生建立自身的学习看法。其次,教师还要注重和学生展开相互探究,分析批注的主要经验,让学生能整合更多阅读经验以及多样化的阅读方法,提高自身阅读能力。
        (二)注重课堂学习内容批注,提高听课效率
        预习批注活动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生详细的预习批注活动结束之后,那么就需要引导他们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内容批注。尤其是需要针对教师重点讲解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内容的批注。


与此同时,由于课堂学习中需要进行的批注点较多,为了帮助同学们都可以高效率地做好批注,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结成学习小组,通过分享交流自己在课文中的批注,进而增强同学们对文章组织的深刻理解,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指定篇章,设定主题,锻炼学生批注思维
        批注是一种对阅读资料的注解方法。根据各类文章的体裁、题材不同,以及读者的视角、思路不同,大家写出来的批注也一定是不同的。基于语文教学的设计需要,我认为批注式教学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从一定的角度和方向去解读文章,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写批注。如今,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下,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要求下,我们对阅读教学的目标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大家了解课文内容,了解生字或者成语,而是要深度了解阅读资料中的内容,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其中的传统文化,感受诗词文章的创作技巧,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等多方面感受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接受语言文化的教育熏陶。
        (四)教授学生统一批注形式,培养批注阅读习惯
        批注式阅读在小学生阅读教学中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将阅读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不熟悉的生字词语,标记下来。对于文章中那些优美的句子和耐人寻味的部分也用笔标记下来。在标记的过程中会出现标记混乱的现象,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同学们标注式阅读的效率,教师需要带领大家统一批注的形式,用一些同学们公认的批注符号来进行标记。既方便自己的标记内容,也更加便捷的促进阅读之后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与此同时,在统一批注形式的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批注式阅读习惯,边读边划增加理解。
        (五)结合批注,深入讲读,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批注是学生读书体会、思维的一种记录和发散,它可以帮助学生对阅读资料的写作手法、创意风格、人物特色、故事情节、思想感情、关键元素等进行更细致的梳理和把握。通过在一篇文章中作各种各样的批注,学生更容易对文章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认知。我们在组织开展批注式阅读中,会鼓励大家对自己的批注阅读体会成果进行汇总,以讲读介绍的方式来作陈述。用这样的方式,大家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有了很好的提升,也养成了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课上或者课下,学生都会自觉地去作批注,加深了认知理解,这样的阅读教学更符合学科教育的需要。
        结束语
        综合上述,批注阅读方法可以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将批注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有助于全面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获取更多阅读技巧以及阅读情感体验,提高阅读效率。教师要注重全面发挥批注式阅读教学成效,基于学生学习现状,整合教学重点,突出教学引导地位,为学生今后全面学习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永见.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实施策略浅谈[J].读写算,2020(17):132.
[2]许诗聪.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1):39-40.
[3]李雪晰.浅析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作用[J].考试周刊,2020(36):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