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冯淑英
[导读] 语文是一门基础科目也是主要科目,以其在中高考分数的占比就可见一斑。而对于中学和高中的语文学习,阅读的比例是十分可观的,因此在小学尤其是小学的中高年级,打好阅读的基础十分重要。群文阅读是一个系统化推进多文本阅读的教学实践,它在得到许多教师的关注的同时也展露了一些问题,如能将问题加以改进,其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语文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义乌市佛堂小学 冯淑英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科目也是主要科目,以其在中高考分数的占比就可见一斑。而对于中学和高中的语文学习,阅读的比例是十分可观的,因此在小学尤其是小学的中高年级,打好阅读的基础十分重要。群文阅读是一个系统化推进多文本阅读的教学实践,它在得到许多教师的关注的同时也展露了一些问题,如能将问题加以改进,其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语文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课堂运用
        引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在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当中,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文化知识,还有助于锻炼其思维能力,使其掌握阅读学习的技巧。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起始阶段,需要以大量的阅读作为基础,才能在未来获得更高的发展。然而,课本中的内容是有限的,而课外读物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缺乏判断与筛选的能力,阅读效率也得不到保障。群文阅读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更加高效有序,以互文性、主题性的阅读模式,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确保其阅读的质量与效率。
        一、群文阅读的界定
        群文阅读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新课标教学理念指导下提出的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法。所谓群文阅读,是相对于单篇阅读而言的,它是指在阅读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阅读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和探索所选定的一组文章,经过自主阅读、集体建构等活动,对阅读议题达成共识,实现对文本内容深入理解的教学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可以借助一组文章,帮助学生丰富阅读储备,还能使学生借助阅读议题有效地把握阅读文本的主动权,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掌握阅读方法,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能力。此外,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还可以打破传统阅读教学方式的限制,使学生切实地成为阅读文本的主体,推动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以内容为导向,明确群文主题
        内容与主题是群文阅读中需要考虑的两个关键因素。首先,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确定群文阅读教学的主题,在确定主题的时候,教师不能只考虑课文本身的意义,而是要从整体的教学目标出发,形成针对性的阅读主题,并紧紧围绕教材内容,选择具有鲜明联系性、符合学生兴趣的文本材料。在确定主题和内容的时候,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需求,可以与学生进行讨论,共同商定群文阅读的主题,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文章。
        (二)优化教学设计
        由于群文阅读的议题在事先是没有固定答案的,所以其发散性更广,如果在确立好教学目标之后才确立教学设计议题很容易发生议题偏离教学目标的情况,致使两者无法结合,使学生产生混乱的感觉。


因此教师应先和学生探讨,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难易选择,以难易程度适中为准,借以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与想要挑战的想法。同时教师需要对文本选择有所侧重,考虑以学生的知识水平可否驾驭;文本是否符合学生年龄段的内心特点;文本能否可以引发深层次的思考等问题,文本的质量也决定教学的效果,决不可草率。最后,老师问学生的问题也要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且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零碎的问题会让学生失去方向和条理。
        (二)问题设计
        问题是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深入探究文本内涵的主要手段。之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目的之一是驱动学生进入文本,深入分析文本内容,把握关键信息,整合关键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梳理,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设计冲突性问题矛盾和冲突是事物不断发展的动力。教材中选取的文本,大都是在矛盾和冲突的作用下,实现进一步发展的。矛盾和冲突的出现,可以使学生产生认知矛盾,产生阅读兴趣,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到阅读文本中,透过矛盾与冲突建构对事物的深刻理解,提高文本阅读效果,从而提升阅读水平。
        (四)立足文章特点,提炼阅读方法
        在开展群文阅读前,教师要对文章的内容特点进行分析,并设计相应的阅读指导方法。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只是要让学生了解某篇文章,更要使其掌握多种阅读方法,才能让学生轻松地应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提升其阅读的效率与质量。教师可以针对文章特点,设计一些问题或任务单,为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起到反馈的作用,让教师了解到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为后续的教学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五)升级教学观念
        原有的阅读教学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容大多是通过教学获得的,缺乏进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自主学习无法有效开展。随着新的教学形式的引进,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也应随之转变。转化原来的教师主导为学生主导的教学方式,在议题的选择时可以适当的开展讨论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议题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进一步促进他们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阅读课堂不仅要帮助学生形成多读、多思的阅读习惯,还要激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只有不断质疑和答疑,才能更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不盲从,坚持自我,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群文阅读的意义与作用,将其恰当地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对传统单篇教学形成弥补与拓展的作用,让学生可以接触更多的语言知识,积累丰富文化底蕴,对文本内容形成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解,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阅读学习任务,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15):160.
[2]王菊萍.小学群文阅读的偏失与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0(15):94-95.
[3]孙继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的思考[J].家长,2020(15):111+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