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吴伟松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培养出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个人竞争实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全面地、正确地认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积极地打破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惠东县黄埠盐洲中心小学 吴伟松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培养出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个人竞争实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全面地、正确地认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积极地打破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章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创新思维能力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升级,提高课程学习效果,更能够为学生的未来融入创新型社会奠定基础。但是,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依然存在片面重视学生认知发展,忽视学生思维创新的情况。针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构建。
        一、创新能力的概述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作为一种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无数个体向前迈进的力量源泉,失去创新力就会寸步难行。创新能力本身就包括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对文章的解读还是对作文的撰写都包含和体现着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学生往往能够保持思路和思维的创新,同时也能够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和束缚,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刻意培养能够让学生逐渐具备探索意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应用信息技术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时,新课伊始,在舒缓、动听的乐曲中,利用多媒体展示山清水秀的小村庄的风光图片让学生欣赏,正当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着小山村的美景时,教师一边出示小村庄变化后的图,一边说:“不知过了多少年,最后这么美丽的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巨大的视觉冲击,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这个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呢?学生一下了产生了悬念,从而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究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自主感悟与交流后,情感自然喷发而出,通过认真思考懂得了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启迪创新思维。
        (二)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
        想象力是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一般都拥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并且思维非常的活跃。以往小学语文教师都是通过灌输式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这阻碍了学生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课堂上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用来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力,以此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需要学生勤动脑的学科,在教材的设置上就有很多要求学生背诵的段落、诗词和文章,这都对学生的动脑能力提出一定要求。正是在积累的过程中学生要通过创新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背诵方式,教师通过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依靠学生积极的自我思考和思维转化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与吸收,并且结合课后作业将其在课堂中掌握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动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语文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就要让学生在自我练习和文字编辑中学会创新思考,不要局限或者限制在书本的教学内容当中。
        (四)强调多元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的才能、特长、偏好不尽相同,而对于事物探索、思考的方法,以及创新思维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一直以来,许多教师过度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针对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出判断,促使学生在多元化情境中找到自我潜能展示的空间。例如,在学习了《宝葫芦的秘密》一课后,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体验,有的学生用绘画展示故事情节,有的学生用编故事的方式延续故事内容,有的学生通过拓展阅读探索故事的发展等等。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教师做出了多元化的评价,这样不仅能够深化、拓展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更能够激发创新思维发展潜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五)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情境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较为合适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其会被更具体形象化的东西所吸引。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情境教学时需注意联系日常实际生活,有助于帮助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授人教版课文《静夜思》时,教师可以一边解读诗词含义,一边配上具体的动作,根据诗词内容来编排小品,邀请学生上台演绎,帮助学生理解《静夜思》中思乡的主旨。教师可让其他学生对上台表演的小组进行打分,为了获取更高的分数,学生必定会进一步揣摩诗人李白的具体心境,在表演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激发起学生对于语文的热爱,感受到语言之美,也可深入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其想象空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该打破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局限,鼓励学生大胆的展开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竞争活动的开展等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伟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与研究[J].智力,2020(11):72-73.
[2]桑吉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2):31.
[3]高峰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与研究[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