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中的有效激励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周海群
[导读]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小学班主任要注重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德育教育。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德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温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  周海群   325041

摘要: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小学班主任要注重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德育教育。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德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管理者,肩负着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职责。下面,笔者结合具体案例,论述了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激励策略
        引言
        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极大的挑战。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家庭都富裕了起来,而很多小学生又是独生子女,富裕起来的父母,对他们的儿子或女儿有求必应,非常的溺爱。这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了一些问题,而这些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
        1通过生活实践实施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具有实践性,仅靠理论说教是无法有效得到德育教育的目标的。在实际的小学德育教育中,应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进行,以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的理论性比较强,如果只是对学生进行说教形式的教育,学生是无法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可的,但是如果要是把理论知识和学生身边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可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可促使学生更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在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先给他们讲授一些爱国的理论知识,当学生对爱国主义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后,可以带领他们去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在历史博物馆中可请博物馆内的讲解人员,给学生讲解博物馆中的一些重要的物品,让学生知道这些物品的来历,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用过的水壶、红缨枪等物品,经过讲解学生就会对这些物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就可以把这些物品和真实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让他们去了解现代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去了解革命先烈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怨无悔,进而使学生的心底产生油然而生的敬意。这样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就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德育教育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
        2转变角色定位,实现针对德育
        在以往德育教学活动中,班主任都将自己放在施教者的位置上,采用“自上而下”的知识讲解模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班主任介绍的各种道德品质,显然,这样的方式不仅不能彰显学生的个性,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无法调动学生的热情,以至于学生缺失参与道德品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为了更好地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出发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班主任也应当转变自己的角色,与学生开展对话交流,从而在针对性地指导中提升德育效果。在班主任施教的过程中,经常能够看到有些学生追逐名牌、肆意消费的情况,这些都是因为学生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造成的,但是,不同的学生形成这一错误观念的原因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正确消费观念的教学前,班主任可以先与学生开展对话交流活动。


当班主任与不同的学生进行交流后,班主任能够认识到有的学生肆意消费、追逐名牌的原因是出于“攀比”的心理,而有的学生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出于网络风气的影响,有的学生则是出于“自卑”的心理等。之后,针对这些学生的不同原因,班主任也采用不同的言词和方法,让学生逐步改正自己扭曲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班主任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与学生开展针对性地对话交流活动,能够更加深入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形成错误观念的原因,从而在与学生对等的位置上开展交流,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
        3.制定班级网络管理制度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始终在一种健康的网络环境当中养成正确的上网习惯,享受网络资源所带来的各种便捷,避免不良网络信息对小学生的道德观念造成影响。这就需要在班级当中实施网络管理制度,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在该项制度当中,要着重规定以下几项内容:第一,限定上网时间。如果不对上网时间进行限定,就会导致小学沉迷于网络,无法保证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因此,有必要列出一份明确的上网时间表,对每天或者每次上网时间进行限定,帮助小学生开展时间管理,养成正确的上网习惯;第二,规定上网范围。很多小学生接触网络之初,是为了开展自主学习或者查询资料。但如果不对上网范围进行限定,就会逐渐演变成网上冲浪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当中,这种现象必然会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构成不利影响。因此,应限定学生不得登录与学习无关的网站或者浏览网页,避免接触到不良网络信息,形成不良上网习惯;第三,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建立起联合监督机制。小学生大多都是在家庭当中使用网络,所以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要建立起联合监管机制,家长要针对小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监管管理,为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持。通过这样一套全方位、立体式的网络管理制度,可以帮助小学生懂得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使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成效得到可靠保障。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该成为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重点,积极有效的德育工作,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关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班主任应该努力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不断提升德育管理水平。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第一,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实际行为影响学生;第二,班主任要重视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日常细节,通过点滴积累,正向引导,潜移默化,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第三,班主任应该重视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结合道德与法治、语文等课程内容,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第四,除了日常教学工作之外,班主任还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品德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第五,班主任应该重视和学生沟通,不要直接批评学生的问题,而应该通过亲切平等的交流,发现学生的问题,解决学生的困惑,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认知;第六,班主任要重视家长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在家校合作中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谭亚琼.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对策[J].科普童话,2020(22):167.
[2]谢成娃.“信息+”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J].天津教育,2019(31):94-95.
[3]邓小妮.小学班主任管理应在新时代发展中创新[J].新课程,2019(11):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