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浅探小学班主任工作路径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陈雅琼
[导读]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成长轨迹,德育工作不能以偏概全,德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是班主任,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状态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成效,小学德育工作在全新形势下面临着巨大挑战和严峻考验,班主任在学生人生的起步阶段要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进而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新桥一小  陈雅琼   325000

摘要: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成长轨迹,德育工作不能以偏概全,德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是班主任,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状态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成效,小学德育工作在全新形势下面临着巨大挑战和严峻考验,班主任在学生人生的起步阶段要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进而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素质教育对德育工作保持了高度重视,“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持续提升德育工作地位,使得思想道德建设能够有效落到实处,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小学班主任同时肩负着知识传播、思想引导、灵魂塑造的多重使命,现行教育体制决定了班主任是最佳的德育教育人选,距离学生最近且最受学生信赖的班主任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情感与思想品德,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是此次研究重点。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路径
        引言
        由于班主任是每个班级的管理者,所以对每一名学生的个性、思维模式、内心世界和行为习惯最为了解,而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和教学方向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最深。因此,班主任肩负面向小学生开展德育管理的重要职责,更与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最终形成密切相关。但是,对于当代小学班主任而言,要想做好德育管理工作,必须具备一套切实有效、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应对网络信息对小学生所造成的影响,帮助小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助力其成长成材。
        1率先导入道德观教育
        在当前的网络化时代,小学生在尚未步入小学校园之前,就已经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接触到一些网络游戏或者网络信息。而且绝大多数网络游戏都带有一定的暴力色彩,这不但给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与挑战,对于小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的养成更是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对此,小学班主任有必要从一年级开始,就率先导入道德价值观教育,帮助小学生建立起较强的是非观念,从而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资源,避免一些不良网络信息对小学生思想观念造成侵害。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几项工作:首先,探索科学有效的德育管理方法。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比较有限。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管理的过程中,要采取适合小学生年龄层次的管理手段,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比如班主任可以将一些比较深奥难懂的道理与生动直观的生活事例结合到一起,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让小学生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建立起一定的是非观念。比如班主任想让小学生懂得长时间上网是一种不良习惯时,如果采用常规教育方法难以让小学生的内心受到触动,甚至对班主任的嘱托充耳不闻、置之不理。但如果班主任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让小学直观地看到,长时间上网会导致视力下降、睡眠不足、坐姿不佳等后果,小学生自然会在上网的过程进行自我管理,或者积极配合家长的管理,减少上网时长,从而收到理想的德育管理成效;其次,确保德育管理的长效性。在网络时代,班主任面向小学生开展德育管理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小学生形成正确上网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因此,班主任要针对本班的德育管理工作列出一份长线工作计划,同时制定一个明确的管理目标,并且拿出足够的耐心与责任心对小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进行一点一滴的渗透与引导,促进小学生道德修养的不断提升。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提到教师,学生往往存有畏惧心理,尤其是对于班主任,心中更是感到害怕,这样不利于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班主任不仅需要授予学生知识,还应该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班主任要注重与学生之间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方法是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班主任平时要多与学生交谈。在交谈过程中要注意放低自己的姿态,不要觉得自己是教师,就将自己置于管理和主导地位,要将自己放到一个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亲切地与学生进行交谈,加强学生对自己的信任感,让学生感觉到真心实意的关怀,认真倾听每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特点以及动向,只有加强对学生的了解,班主任才可以因材施教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及管理,也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与教师成为朋友,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
        3日常细节,潜移默化
        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学生需要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做起,不断完善,才能够取得良好的结果。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小学班主任要注重从小事做起,潜移默化,循循善诱,不断渗透,通过做好一件件小事,不断积累,使学生养成优秀的个人品格。如在日常教学中,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见到教师和长辈要问好,与同学交谈时要文明得体,不要随意打断别人说话,学会认真倾听。同时,对于学生乱扔垃圾、吐口水等行为,班主任要及时制止,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公德意识;在举行升旗仪式等群体性活动时,班主任要引导学生遵守秩序,听从指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班主任还要纠正学生的仪表仪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另外,在学生用餐时,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注意个人卫,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很多行为习惯,班主任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学生正确引导。
        4坚守高尚品格
        乌申斯基指出,教育的所有活动都要围绕教育者人格展开,高尚的人格才能够培养出高尚的人格。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学生品德的塑造者,要将自身品格修炼与提升放在工作首位,在日常工作中保持对自身榜样形象塑造的重视。班主任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们接触最为频繁,班主任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与工作作风都可能成为学生们模仿的对象,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要具有高尚品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带动学生。
        结语
        总而言之,应用多种方法对班主任开展德育教学活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能够让班主任明确地认识到各个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从而让班主任在“一人一策”中提高德育指导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成娃.“信息+”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J].天津教育,2019(31):94-95.
[2]瓦志宏.浅析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J].才智,2019(36):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