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开展实验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万承波
[导读] 化学是一门对自然规律与物质本质进行研究的学科,其知识除了满足学生高考的需求之外,还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也是实现学生有效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相对应的,为了实现化学教学的有效进行,化学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时,就需要能将化学实验的有效开展重视起来。

浙江省义乌市第六中学 万承波

摘要:化学是一门对自然规律与物质本质进行研究的学科,其知识除了满足学生高考的需求之外,还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也是实现学生有效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相对应的,为了实现化学教学的有效进行,化学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时,就需要能将化学实验的有效开展重视起来。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探究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开展实验教学的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引言
 新时期教育在不断变革中,而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再满足当前的教学状况。在当前高中化学的课堂小实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注意自身的主体地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地关注到学生的感受和反馈。高中化学的课堂小实验,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原理以及相关的化学概念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化学教师也应该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那么下面,笔者就自身的相关经验,来谈一谈高中化学课堂小实验的开展策略。
        一、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当前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教学实验模式开展的不合理,虽然演示实验是实验教学的重要构成之一,但由于很多教师过多的使用演示实验,就使得学生不能亲身的参与到实验之中,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第二个方面是教师并没有办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操作流程教学,很多学生的实验操作存在不规范现象;第三个方面就是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实验精神的教育,学生并不能认识到规范实验的重要性所在。
        二、有效实验教学开展策略
        (一)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化学实验开展前,教师应当让学生熟悉书本内容,部分学生已经适应这种常规教学模式,根据课本内容照本宣科学习,该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化学实验思考程度不足,因此,教学过程中无法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甚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实际操作环节,依靠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带来演示实验,这种实验方式学生没有动手操作体验,因此,学生只能理解实验表象,无法掌握实验核心内涵.新时期,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摆在重要位置,包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应当立足于课本,对课本内容有充分研究,利用课本知识培养学生化学文化素养、探究能力,使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将课本内容回归生活。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因此,在开展课堂小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将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上面。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通过提问调动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有兴趣进行接下来的实验学习。以“加热条件下钠和氧气的反应”为例,教师可以先根据实验内容,合理设置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提出各种猜想和假说。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并在实验中进行证实。



        (三)联系生活实际,优化实验设计
        为了实现实验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还需要能针对实验的设计进行优化.如今,很多教师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而对于实验教学来说也是如此,若教师可以通过对实验内容的调整达成趣味化的实验设计,那么学生的实验参与主动性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由于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有着紧密连接的学科,学生也总是会对可以在生活实际中进行应用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此,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的实验内容,将生活因素融入到实验之中,实现实验设计的生活化,进而达成对教学实际的有效优化。
        (四)设计绿色实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绿色实验在设计时,教师可巧用多媒体工具,比如,教师紧扣高中化学教学目标,树立绿色教育理念,提升化学实验原子利用率,对实验原理、仪器、装置、方法进行优化,选择绿色化学主题实验,注重绿色规划原则,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在绿色化学实验设计时应当重视替代催化剂及器材、试剂、溶剂的物品,控制化学实验带来的污染,提升绿色实验效益.比如,选择实验材料时,可将CCl4代替石油醚,从而降低石油醚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实验试剂也要合理选取,若过量使用试剂,则会造成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教师也要对实验项目进行串联设计,使药品与试剂重复使用,提升化学资源利用率,在实验过程中推荐使用无毒试剂。现阶段,微化学实验对传统实验装置及原料等进行改进,降低资源浪费,控制生态环境破坏,这种实验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时也可大范围利用,提升高中化学实验安全性,减轻化学实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五)注重实验报告,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实验报告对于学生的实验能力有着重要的评估价值,在每一次实验之后,学生都会写出一份相应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中蕴含着学生对本次实验的实验原理以及实验过程的理解。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统计出的数据。在许多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不注重对实验报告的批改工作,仅是看几眼就过去了,但这样是不对的,教师通过实验报告的内容,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并且可以针对掌握程度稍差的学生进行再次讲解,让学生充分地掌握其中蕴含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有效化学实验的进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能作出改变.教师要能做到结合有效分组,开展分组实验;联系生活实际,优化实验设计;借助媒体工具,重视实验报告撰写,培养学生规范实验精神。
参考文献
[1]郭佰顺.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45):63-64.
[2]白晓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3]吴渊清.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