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汪琳
[导读]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古诗教学是关键组成要素,将古诗词学号,针对传统文化传承,民族记忆延伸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小学古诗教学中仍旧采取读书、解诗、背诗的传统模式,而且学生需要进行大量默写与抄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学生学习负担。

贵州省铜仁市实验小学 汪琳   554300

摘要: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古诗教学是关键组成要素,将古诗词学号,针对传统文化传承,民族记忆延伸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小学古诗教学中仍旧采取读书、解诗、背诗的传统模式,而且学生需要进行大量默写与抄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学生学习负担。出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审美情趣,本文重点分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研究分析
        引言:为古诗词创设合理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形成如临其境之感。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一方面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和具体情境相结合感悟情感、理解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通过图画再现情境
        在很多古典文学中,画和诗两者是彼此相连的,不仅诗中有画而且画中有诗[1]。例如“碧玉妆成一树高”等均是一幅美丽图景。以《惠崇春江晚景》为例,这首诗本身为题画诗,是依据水墨画进行题诗的。在实际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针对诗词中学生难懂其抽象的字词句,可通过真实图画——“鸭戏图”,将诗词情境加以还原,学生也能形成更为形象的直观感受。不仅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内容、情景,并且还可以感受诗词用字的准确度。但通过图画再现情境时会产生一定问题,例如学生会注重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而忽略其他方面,再比如学生未将诗词情境想象出来前,直接呈现图片会对学生想象能力带来阻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适时引导,并非单纯呈现图片而让学生机械模仿,教师应配合恰当的讲解,方便学生充分感知意象、形成形象并积极融入诗词情境。
        二、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以《元日》为例。在教案中可将《新年好》作为新课导入歌曲。在上课前播放很多学生在私下谈论着元旦,或是春季放假发生的趣事,与古诗主题正好切合。对此,教师应随机应变调整教学方法,如通过谈话模式进行导入。
        师:看大家讨论得如此兴奋,能不能和老师分享一下呢?
        生:在讨论元旦放假的事。



        师:元旦为什么让大家这么开心呢?
        在学生激烈讨论后,教师为学生介绍元旦的由来并让学生回想在春季、除夕时,为欢迎新年人们会做些什么?如“放鞭炮”、“贴春联”等,教师顺势进行新课导入:同学们说得都对,古时候的这些习俗流传至今,这堂课我们要学习的古诗是《元日》。古诗中描绘出新年一片热闹的景象,让我们一同走进宋朝人是怎样过新年的。“见机行事”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进行导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思考,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三、角色扮演进入情境
        正所谓角色的出现,可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引导学生以制定角色学习古诗词、复述朗读、演示操作或者是绘画表演等,以上方式均有利于学生带着情感学习[2]。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学习情境创设,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将古诗词中的形象演绎出来,这样学生可基于人物立场抒发个人所见所感,同诗中人物形成情感共鸣。在再现古诗词情境的同时拉近和诗词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分析小学教材中的许多古诗词均具备戏剧性,对此可以让学生将其改编为表演剧,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因此学生针对所扮演角色拥有着浓厚兴趣,基于兴趣引导下也会细细感受诗词内容,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古诗《清明》,通过学生演绎“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花村”,感受境界的优美、兴味的隐跃。有关角色扮演并非贪图好玩,应该引导学生真正进入古诗词,不只是入境而且要入情。那么,教师在进行课本剧表演组织时,应该遵循以下三原则:(1)与诗词文本紧密结合;(2)师生合作;(3)引导性。
        四、进入自然如临其境
        因为小学生处在对所有事务均充满新奇的阶段,加之语文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课堂仅是一个语文教学部分,有关以自然风景为主题的古诗词,需要让学生真正走进自然世界,一边观赏景色一边背诵古诗词。走出教室,观察四季中稍头枝叶的变换,在大千自然世界中体会万物的生机活力,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感悟理解。很多学生进入大自然会形成一种莫名冲动,能够在无中进入古诗词描绘的意境,针对日月星辰、花草树木等自然美景形成深刻印象,更重要的是在学生记忆中形成一根记忆链条。除此之外,在观察活动的策划阶段,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保证计划的周密性,予以学生科学地观察方法。在具体观察活动中,语文教师还需强化个别指导,积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进一步感受古诗词情境。结束完观察活动后还需要及时整理观察结果,可以将其写成观察游记或是作文等,以此积累学生的直接经验。
        结束语:通过古诗词研读,让学生同诗人形成情感共鸣,吸取民族文化养分,是古诗词教学的核心目标。古诗词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古诗词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送入诗境、解读诗意,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赵芬.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情境教学策略研究[J].传播力研究,2020,4(11):158+160.
[2]韦敏.浅议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10):59-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