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脸谱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向杉
[导读] 川剧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脸谱是民间美术之瑰宝。川剧脸谱展现着独特的地方艺术审美,承载着深厚的人文价值。让川剧脸谱走进小学课堂,进而带动对中华传统艺术的认识,对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加教学多样性、保持民间艺术生命力有着重要意义。

四川省德阳市岷山路小学  向杉  618000

摘要:川剧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脸谱是民间美术之瑰宝。川剧脸谱展现着独特的地方艺术审美,承载着深厚的人文价值。让川剧脸谱走进小学课堂,进而带动对中华传统艺术的认识,对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加教学多样性、保持民间艺术生命力有着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川剧脸谱入手,以丰富、立体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来进行教学,既增加课堂积极性,又令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川剧脸谱  美术教学  应用
        川剧是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是融汇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川剧作为地方特色文化享誉国内外,随着中国国际化的进程,使得更多人认识到民族性的巨大潜力和价值。民族的即是世界的,通过美术教学,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尊重民族文化,是小学美育重要范畴。此次将从川剧脸谱入手,探讨川剧脸谱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川剧脸谱文化
        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川剧脸谱汇集了巴蜀人民的智慧,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性,其创作根植于巴蜀民间故事或改编自民间传说,具有民间艺术创作特有的原创性,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川剧脸谱的涂绘色彩斑斓,十分具有特色,通过对自然、生活的观察,采用动物、植物、人物等所独具的丰富多样的元素,结合独特的民间审美,创造出具有装饰性的、形色各异的脸谱,极大的延展了川剧脸谱的表达语言。在川剧表演中,既通过感染力充沛的、各式各样的脸谱来展现人物,又以称为“变脸”的脸谱瞬间变化、富有冲击力的表演方式来增光添彩,使得川剧具有很强的表演观赏性。川剧脸谱所包含的地方故事风情、多样创造、精彩演绎充分展现了其对巴蜀文化、传统文化的探究和认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下将从川剧脸谱的装饰性、故事性、表演观赏性入手,结合义务教育美育教学理论、当代信息技术来畅谈小学生课堂美术教学。
        二.美术课堂应用
        处于7-11岁的小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运演知识,这个群体对所接触的物体和所经历的活动具有一定的了解、观察、分析、应用的能力,但相对缺乏对抽象概念的逻辑推演能力。针对小学生群体的这一学习特点,美术课堂的教学侧重于演示引导代替概念理解、具体实操代替抽象理论。
        首先,川剧脸谱谱式中许多要素来源于大自然,比如老虎、猎豹、老鹰、蝴蝶、蝙蝠等,将自然元素和川剧脸谱进行对比,让学生观察,提炼出要素,或带学生户外实践,激发学生体悟自然观察之美。同时介绍川剧脸谱谱式的三种绘画技法:揉脸、勾脸、抹脸,让学生在纸上模仿练习,学习技法技能。同时,鲜明艳丽的川剧脸谱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基于教学的实用主义,引导学生制作川剧脸谱作为生活装饰品或者表演面具来使用。
        其次,川剧脸谱会结合人物性格、故事情节来描绘。比如霸二脸象征正义之士,破碎脸象征歹毒奸邪。川剧脸谱也会结合故事时间线来描绘。


比如,随着人物年龄的增加,从黑发到白发,脸谱会有不同的改变。让学生观察几组不同人物性格的脸谱,或是变化的脸谱,归纳总结脸谱要素,学习绘制生动的表演脸谱。同时,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建构起新的经验。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以一个事故为主线,结合传统川剧脸谱的要素和表演性,创造凝结了个人思考的川剧脸谱,再演绎了当代川剧脸谱的潜能。
        再者,现代教育的美术教学需要的是革新与创造,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学积极主动地探索与创新。小学生面对新领域往往充满求知欲,当代电子信息领域又是现代美术教育强有力的助力,将电子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相结合能大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教学多元、智能的要求,可制作一款编程软件,将传统的川剧脸谱要素和学生们创作的川剧脸谱要素都建立成数据库,让学生输入人物性格或者故事情节,随机生成脸谱,如果恰好生成传统脸谱便能触发一段脸谱相关的传统川剧表演或艺术知识,拓展了传统美育的学习维度。
        川剧脸谱走进美术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对川剧脸谱的资料收集、深度认识、再创造使得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感受更立体、丰满,不仅认识了川剧,更进一步地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教学意义
        对学生来说,将带有独特民间审美和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引入课堂,营造了更鲜活的学习环境,扩宽了美育学习的视野,理解更多美术形式、技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了学习效率,使得学生更利于在情感上与民族文化共情,更利于对传统文化产生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更有可能参与到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及传统文化的活动中去。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尊重世界多样文化的价值观,促进全面发展。
        对美育教学来说,结合特色传统文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片面、机械、流程化的课程内容,从教学渠道、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增加美育教学的丰满和多样。同时帮助美术教育从业者丰富教学资源,推陈出新教学手段,觉醒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美术教育意识,体现教师教育价值,建立完善知识体系,构建自我美学系统。
        对传统文化来说,从一个具体的民间艺术切入,来加深美育过程参与人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利于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精神。让现代学生从小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代代传承与不断创新,才能保持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川剧脸谱凝结着一代代巴蜀人民的智慧结晶,承载着一代代川剧艺术家的共同创造,作为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共同守护和传承。本文重点探讨了将川剧脸谱带入小学美育教学中,展现川剧脸谱的艺术价值,以期望学生能寓教于乐,爱上灵动的美术课堂,亲自领略传统文化之美,并自发地为传统文化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朱鸿涛.民间美术在当代义务美术教育教学中的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8
[2]王茂璐.川剧脸谱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
[3]屈小强.巴蜀文化与川剧脸谱[J].艺术长廊,20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