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程学院 会计学院 袁合芳 451191
摘要:本文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分析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就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按照"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有效利用互联网进行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资源的拓展、实验课时数的增加、教学方法的丰富、考核评价体系的改进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会计教学的改革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会计教学
引言:"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这意味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的形成,也就是说互联网领域的科技发展成果已经与社会中的其他领域实现了深度融合,形成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各个行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作为和互联网技术紧密联系的税务会计行业当然也不例外。这就要求税务会计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好的实践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知识储备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税务会计人才,也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税务会计人才的发展目标,为此,现有的高校的税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势在必行。应用型本科院校税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税务会计是一门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涉税实践能力。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两项能力,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革,但是教学改革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一、忽视企业需求
专业目标偏离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建立"互联网+"的财务模式,企业的大量的财务流程和财务数据已经由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收集和整理,企业对传统税务会计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少。现代企业更需要既懂税务又能通过数据分析提出管理建议的税务会计人才。而有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税务会计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培养学生正确进行纳税申报、记账等传统税务会计职责上,导致专业的培养目标偏离了企业的需求。教学资源缺乏袁师资力量薄弱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是地方性院校,整体实力与985或者211等综合性大学相比还比较薄弱。一方面,税务会计实验教学设备的配置上不够完备,缺少专门的税务会计实验室。有些高校虽然配置了专门的税务会计教学实验室,但是实验室的软件种类单一,更新不及时,难以实现和税务会计实务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教师长期身在校园,脱离了企业的实际业务,很难将最前沿的税务会计实操经验传授给学生。
二、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的瓶颈
1、会计课本内容陈旧。会计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综合性学科,其教材内容必然需要及时更新,但是现在高校使用的会计课本却存在内容陈旧的现象,对于国家会计制度、税收制度的变更,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行业的兴起,新的金融机构及新生名词的出现,并没有及时纳入会计教材中,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及时接收新的知识。2.会计教学理念落后。高校中部分教师年龄较大,观念较传统,不能很好的适应"互联网+"的时代,在讲课过程中仍然采用板书的形式,使得课堂枯燥无味,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高校老师在企业任职的机会较少,对于会计的实际操作研究不透彻,在讲课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让学生很难当场掌握。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按部就班授课,掌握主动权,课堂互动少,同学为了考试而学习,对于老师讲的知识死记硬背,不进行思考,导致学生缺乏创新能力。3.互联网资源利用不充分。高校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只是单纯的应用多媒体软件讲解PPT,在讲解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能力,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按照同一种方法,同一个速度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只是照读PPT,没有结合实际案例,学生互动少,只是被动的接受,学习效率低。教师没有利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共享的优势,在授课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讲解会计学的理论,并没有与其他相关学科(管理学、财务管理等)进行结合,导致学生对于各科知识的掌握较分散,缺乏系统性。
三、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
拓展教学资源"互联网+"和教育行业的融合,衍生出了微课、慕课等一些优秀的线上教学平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这些平台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的优点,一方面线上教学模式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税务会计人才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打破其固有的思维,培养开阔的眼界。另一方面这些线上教学模式也因为更多元化,更便捷,使税务会计人才可以通过较低的成本学习到更为丰富的知识,这有利于培养跨领域、跨专业的复合型税务会计人才。
四、增加实验课时数
丰富教学方法为税务会计实验教学设置相对充足的课时量,教师才有时间完整地模拟涉税业务流程,同时,如果我们单独为税务会计的实验教学设置学分,可以使实验教学更加规范,学生也会更加重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引导学生多观察和操作,学会自己进行过程的概括和经验的总结。鼓励学生的创新见解,如此,实验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创新中吸取经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利用信息技术改进考核评价体系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制定相应的税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后,相应的也要对考核方案有所改革,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对课程进行全方位的及时的考评。教师可以就课程的开展设置三部分考核:课前、课堂中和课后考核。
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税务会计行业的职能侧重点发生变化,促使税务会计的教学进行改革,但毋庸置疑的是税务会计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互联网等科技技术所带来的成果。我们需要紧跟"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树立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观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倪筱楠, 侯聪聪, 赵予晴.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的研究[J]. 好家长, 2019, 000(013):P.2-3.
[2]刘慧娟, 邓雪锋.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的探讨[J]. 智库时代, 2019, 191(23):71-72.
[3]陈聪.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普通高校会计教育改革探析[J]. 会计师, 2018, 000(02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