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杨训连
[导读] 对于初中美术而言,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引起教师们的重视。鉴于此,本文从当前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分析,以期改善教育教学中的消极教学模式,提高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加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海阳市郭城镇初级中学   杨训连

摘要: 对于初中美术而言,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引起教师们的重视。鉴于此,本文从当前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分析,以期改善教育教学中的消极教学模式,提高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加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审美能力
        引言:作为初中美术教师,可以引用一些比较经典的美术大师作品来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而不只是学习一些常规和简单的绘画方法,在绘画过程中还要正确引导学生的三观价值和德智体的发展。在培养综合素质的前提下,美术教师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美术教育学科不受重视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学科不受师生重视。教师采用的教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和传统,并只是采用教科书上的一些理论知识,并没有充分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未将美术教学和初中生的德智体相结合,从而导致学生的美术作品缺乏创造性,没有发挥美术作品真正的内涵和魅力。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不浓厚,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互动学习,审美能力较弱,这些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有效培养初中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举措
        (一)走进自然
        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很多的美景都是不加修饰的自然之美,而恰恰是这种自然之美才能反映出最真实最经典的美术作品,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在学习中给予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并且提出适当的意见和建议,来提高他们的美术认知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美术能力和美术灵感,并且从自然之美中还能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热爱和贴近大自然,聆听大自然内在的声音[1]。
        比如,在鉴赏经典美术作品时,教师可以做一些研学的课外拓展活动,让学生在亲近自然中感受自然之美,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对自然美的认知。另外,可以适当举行自然美术大赛,以此增强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可以把生活中的自然之美运用到美术学习中去,并且从生活运用到实际当中,陶冶情操,而且在学习中让身心得到放松,从而增加更多的美术灵感[2]。
        (二)美术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
        学生在平时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除了在美术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以外,还要融入到社会实际中去,真正做到将美术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为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学生只有贴近生活融入生活,才能加深自身对社会和生活的理解程度,进而在美术学习中提高美术认知和审美能力。因此,教师要因人制宜,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程度来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案和学习方法,例如观看一些写实纪录片或者电影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认知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初中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好的美术作品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认知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世界观等综合素质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三)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
        想要从根本上提升初中美术的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教师们对美术教育充分引起重视,其次从美术作品中提高初中美术的教学质量。教师只有在美术教学中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并充分渗透美育理念,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在鉴赏美术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能光凭借主观感受去欣赏作品,要站在作品创作背景下去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从实际出发不仅能提升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从审美上升到学生的语言表达,从而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来感受美术中的自然和社会之美,不仅能够积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能力的各项发展,对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采用现代化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化教学模式已经融入到各个学科中,成为教育教学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根据研究发现,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有了一定的应用,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对教育教学起到有效的辅助教学的作用,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美术教学中,运用3D电影或者视频的方式来让初中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并且通过视觉刺激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够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视觉神经都能得到有效的扩充,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发挥自主学习能动性,激发学生的美术灵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作品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进而推动美术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审美能力较弱在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在于在美术教学中,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学模式存在单一性,从而导致美术教学存在消极化和教条化问题。然而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学校和教师对美术教学充分认知和重视。在日常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开放式的自然之美融入到美术课堂中,将美术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渗透美育理念,并因人制宜,科学合理设计美术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康兆鹏. 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6, 000(008):48-48.
[2] 伍岳. 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22-24.
[3] 姚丽红 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教育教学2019(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