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罗翔
[导读] 新课改为初中数学教师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因此,为了能够实现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的,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个人能力。

四川省成都市棕北中学  四川成都    罗翔 610041

摘要:新课改为初中数学教师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因此,为了能够实现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的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个人能力。心理学知识对教育工作有很大帮助,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心理学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接受程度,减轻学生的负担,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关键词:心理学;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引言: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心理与行为的科学,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心理学中所包含的一些知识能够让人的行为变得更有效率,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之中。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想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够更加有效率的进行教学,就有必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合理地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了解数学学科教育重心,设立合理的目标
        数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包含了很多抽象的知识和概念,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和逻辑推理能力等要求也很高,因此,数学的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师不仅要教学学生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同时还要掌握数学方面的思想方法,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学的相关方法去解决问题,为了真正达到这一目标,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加强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应当多了解一些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将其与数学的概念原理以及学科的学习方法以及技能的学习等加以结合,对自己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改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能够真正实现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数学学科的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相似,都是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逐步带领学生进入到学科的学习中去。因此,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的总目标分解成数个小目标,同时将数学的一些思想方法巧妙地融合进这些小目标之中,再根据学科的性质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地安排课堂教学进度,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一完成这些小目标,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数学学科的知识,并且潜移默化地习得了数学的相关思想方法,学科素养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二、了解初中生认知特点,改善教学方式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发展阶段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处在发展过程中,正由具体运算水平向着抽象逻辑推理水平发展,但仍然处于早期,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成熟,在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也相对处于弱势,因此,在对于数学学科里的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可能会比较困难。


同时,由于生理发育的速度等原因,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的发展会参差不齐,一个班上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很可能会达不到完全一致,对同样的教学方法的吸收程度也各不相同,很容易使得一些学生出现掉队现象,这也是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初中学生在理解抽象概念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更加具体的图形、动画等方式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够便于学生理解,还有助于学生保持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适当带领学生进行一系列逻辑思维能力的小练习,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同时,由于学生们的能力发展水平不同,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也会不同,一些学生可能会由于听不懂课堂授课的内容导致学习成绩较为落后,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耐心对待,细心地了解到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并且尽量以适合他们的认知水平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导,而对于一些思维水平较高,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给予肯定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适当给他们准备一些更有挑战性、难度更高的练习,激发他们的探索欲,并且起到促进其思维发展的目的。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帮助,克服困难,从而达到互相提升的效果。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改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课堂教学的氛围息息相关,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注意力,积极地参与进教学之中,自发地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则是有利于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利用心理学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保持着积极愉快的心情去学习,这对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较为敏感,情绪起伏较大,对他人的看法也比较在意。因此,平日里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尊重学生,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沟通,在教导时要尽量以耐心、民主的态度,也要注意听取学生的建议,避免引起学生的反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面带微笑,用亲切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对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耐心地提供帮助,对获得了好成绩的学生及时进行鼓励,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学习。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还要注意课堂教学的方法,尽量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为主,让学生自行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还可以用一些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结束语:
        心理学中包含了很多人类心理与行为的规律,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应用心理学知识,能够让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以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方式进行教学,让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简单易懂,大幅度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减轻学生的负担,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彦国. 心理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数学大世界(下旬), 2020,No.415 03 15.
[2]陆雨风. 浅谈心理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科普童话, 2019, 37 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