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李健
[导读] 在初中课程中,生物属于理科中较为深奥的学科,其中涉及的知识都是定义、公式,内容较难理解。为了更好地将这门课程教授好,并且全方位提高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还能为学生构建一个基本的生物知识理论框架,教师则需要对生活化教学法进行一定的研究与讨论。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颜庄镇初级中学   李健

摘要:在初中课程中,生物属于理科中较为深奥的学科,其中涉及的知识都是定义、公式,内容较难理解。为了更好地将这门课程教授好,并且全方位提高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还能为学生构建一个基本的生物知识理论框架,教师则需要对生活化教学法进行一定的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法是目前教育教学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中,而生活教学法可以颇有成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节约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源头上完善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要在初中生物的课堂中加强推广生活教学法的实施与实际运用,为学生在学习中提供有用的办法。
        1.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原则
        如果想要在生物课堂中更有效地融入生活教学法,那么教师就应该先对生活化教学法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梳理,保证理解原则后再适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而生活化教学法主要包含了一下几部分内容:①兴趣原则。对于正处于身心都处于发育阶段的初中生来说,他们所产生的学习动力很多都来源于好奇心与兴趣。所以生物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生物课程产生一定的兴趣,才能做到将学生引入生物学习的大门中。为此,教师要不断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与再创新,力求教学中所授内容与使用的教学方案能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符合。②认知原则。认知原则是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时最应重视的一大原则。生活教学法的本质就是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所以,在使用生活教学法时教师需要保证学生能够听懂、学会自己讲授的知识。
         2.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2.1开展“生活化”课堂导入
       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时,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将生活教学法融入教材内容之中,这种与教学进度相接轨的方式能够确保生活教学法得到完整实施,同时还能优化课堂教学成果。在一般情况下,教师设计的课堂导入目标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带领学生思考、最终知识巩固与串联。而生活化的教学方案恰好可以依照学生的实际生活来体现生物知识的作用,并且还可以让学生从观察生活的角度来对生物课程产生好奇与疑问,由此来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与自信心。例如在讲解《 食物中的营养》这一课时,生物教师首先可以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投入一些心思,比如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图片或资料,并留给学生一些讨论和思考的时间,最后由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食物种类以及感兴趣的原因。


通过设置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导入,生物教师也能够更有效地与学生建立起和谐高效的沟通桥梁,并通过生活教学法的内容来引导学生对生物课程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2实施“生活化”课堂教学
      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时,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当属课堂教学了。这项环节是生物教师更好地为学生传授生物理论知识的关键之处。生物教师在对生活化教学法进行课程方案设计时,首先必须要保证“生活化”这一重要因素能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最终成果,实现推动学生学习成绩进步的目标。但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学习能力来说,教师可以在对课堂内容进行“生活化”的过程中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头脑思维能力,以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水平,同时还能为学生的生物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讲授《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对课堂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与讲课方案设计,并让学生通过实践来体会本节课的内容——了解人身体上的感受器和感受器官。通过这种实践方法,学生不仅能够牢牢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还能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这也进一步激发了其对生物学科的好奇心理,并为学生今后的生物学习道路做了铺垫。
        2.3设计“生活化”课后练习
      “生活化”趋势引导下的课后练习同样也是教学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实际的生物课堂教学中,生物教师准确落实“生活化”课后练习的方案设计,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知识应用渠道,也能帮助初中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巩固,进而提高本班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例如在对《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这一课程的讲解中,教师则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提前准备一些花的种子,并在合适的时间让学生们对这些绿色开花植物种子进行养育,最终使其变为本堂课中的一项重要教学道具。这种将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联系在一起的课后练习法能够有效地将生物课程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并且还能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最终使其在今后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法的重要性在教学领域占了极大的比重,其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活教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其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生活教学法还能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将生活教学法充分落实到生物教学课堂中,从根本上提升生物课程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王鑫.刍议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D].农家参谋,2018?(23)168.
[2]刘德祥.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D].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70-71.
[3]古丽苏木.艾克木.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施[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