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研究基础分析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杨福金
[导读] 校园欺凌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校园欺凌对社会的影响十分恶劣,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及学习生活都有严重的影响。

六盘水市水城区都格镇都格 贵州省六盘水市  杨福金 553037

摘要:校园欺凌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校园欺凌对社会的影响十分恶劣,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及学习生活都有严重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及时找出校园欺凌发生的主要原因,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保证校园环境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校园欺凌;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引言:校园欺凌的现象依旧出现在校园内,家长和教师都应该对这一现象引起重视,学校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对校园欺凌进行预防和干预,提高学校的安全防范加强校园安全教育。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自我保护,也禁止学生参与任何与校园欺凌有关的活动,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一、校园欺凌现状分析
        1.1调研背景
        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案件受到人们的关注,让我们对校园欺凌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2017年我国制定了有关与校园欺凌的规定和具体治理方案,有很多专家及专栏作家都对校园欺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校园欺凌的成因是十分复杂多变的,并且有不均衡性、隐秘性、女性人数增多的特征。在这样的校园欺凌现状下只有找出校园欺凌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有针对性的给出相应对策,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校园欺凌这个问题。
        1.2调研概况
        本次调研主要借助学校图书馆书籍相关文献查阅和网络搜索校园欺凌相关资料,为进一步研究校园欺凌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次的调研是以本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来对校园欺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出目前校园欺凌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存在的问题,总结校园欺凌现解决策略。
        1.3调研结果
        我校虽然地处边远农村地区,但仍然存在校园欺凌现象,根据2018年春季学期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存在着如下校园欺凌现象:1.语言欺凌、2.网络欺凌、3.校园暴力、4.校园欺压、5.威胁恐吓。其中语言欺凌最为常见,大部分同学都有过语言欺凌的经历,网络欺凌占比最少。在对全校不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中还可以看到,高年级的同学不容易遭到校园欺凌,低年级的学生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女生遭到校园欺凌的比例远远高于男生,这也是调查报告中比较突出的结果,从侧面反映出我校目前校园欺凌的现状,教师可以就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4校园欺凌对学生的影响
        根据相关资料的查询再结合问卷调查可以看到校园欺凌给学生带来的伤害有很多,其中包括意志消沉、恐惧害怕心理、身体应激性反应、抽烟酗酒、心理变态、自杀自残等多种不良后果。遭到校园欺凌的学生会变得极度缺乏自信、自卑、与人沟通困难等产生多种心理问题,是诱发精神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教师一定要对校园欺凌引起重视,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并且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概率,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校园欺凌相关策略
        2.1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校园欺凌的发生离不开学校的安全管理,随着校园欺凌发生的数量逐年递增,学校更应该加强对校园安全的治理,在学校的各个角落设立摄像头,实时监控学生是否出现欺凌行为。同时学校也应该增派更多保安,每天多次在校园附近小巷进行巡逻,最大程度的减少校园欺凌发生的几率。同时学校也应该严格对学生进行安全检查,严禁学生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保护在校学生的生命安全。学校也应该开设举报热线如果学生在学校中遇到校园欺凌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通过热线电话得到帮助,减少学生可能受到的伤害。学校也应该出台有关校园欺凌的规章制度,对于校园欺凌的学生进行相关处分和开除,对于遭到校园欺凌的学生学校应该予以保护和心理疏导,建立一个完善的防校园欺凌管理体系。
        2.2树立自我防范意识
        大多数学校在进行教学时主要还是以课本内容和考试科目为主,以提升学生的成绩为主要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自我防范意识的培养。很多学生没有危险意识,这也是学生容易遭到校园欺凌的原因,教师在班会中应该拿出专门的课时对学生进行自我防范意识的树立。教会学生如何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个人权益,在遇到校园欺凌时该如何处理,如何有效的减少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等等都是学生应该了解的内容。很多学生因为对这类知识的匮乏,导致在遭到校园欺凌后因为恐惧欺凌者更过分的手段不敢告诉老师家长,从而导致自己的心理状况越来越差,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心理和身体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2.3开设心理教育课程
        校园欺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学生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果教师和家长不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心理疏导,就会造成学生抑郁甚至自杀的心理状态。心理课程的开设也能够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同时健康的心理也能够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让整个校园环境变得更加和睦友爱。在心理课堂上教师需要让学生进行放松,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降低学生由于学业压力而导致的心理扭曲教师在课堂应该播放一些正能量的视频来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之间能够和谐共处,遇到矛盾应该及时解决。对于遭到过校园欺凌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给予额外的关心,逐一对这类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避免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结束语
        校园欺凌事件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时常发生,并且校园欺凌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十分不利,教师和学校应该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将校园欺凌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到,目前本校仍有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教师需要根据调查结果找出校园欺凌发生原因,给出解决措施,解决本校的校园欺凌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班级的情况使用以上方式对校园欺凌进行改善,实现学生健康和谐的校园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芳.校园欺凌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8:100-101.
[2] 张瑛,白少民.校园欺凌事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8:41-42.
[3] 卜建华;潘云梦;张宗伟;.校园欺凌现象与学生行为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96-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