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与微课融合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赵凤吹
[导读] 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和构建来说,将导学案和微课创新融合到协调的教学模式中不失为一种新型方法。

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  广西河池  赵凤吹   530800

摘要: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和构建来说,将导学案和微课创新融合到协调的教学模式中不失为一种新型方法微课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以更加直观的角度进行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学习,而导学案的运用可以帮助高中数学教师更加有规划地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而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将导学案与微课结合起来进行实践,能够最大程度上为抽象的物理课堂增添教学的活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导学案;微课;融合策略
        引言: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在高中教育方面,成就显著。物理在高中阶段的重要性不必多说,这一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难度也较大,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缜密,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有些困难。由此可见,高中教师必须对物理重视起来,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利用科学技术,打造学案与微课结合的模式方法,让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能够得到调动,改善物理教学效果。
        一、当前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
        这些年中国的发展成果是毋庸置疑的,不管是综合国力,还是国际地位,都是越来越强,越来越高,取得的成就也是数不胜数。国家经济实力提高之后,就要提高国家的文化实力和软实力,学生的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然而,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实力和发展水平也相差很多,因此,在推广新型教学模式的时候会受到一些阻碍,比如学案和微课融合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对学生的利处很多,尤其是在重难点的学习方面。每个地区的教育水平不同,学校的经济实力也不一样,有些学校的硬件设施不达标,学生也无法拥有智能终端。因此,学案和微课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目前还没有被广泛应用起来,推进的进度较为缓慢,需要社会继续发展,多方面支持才能达到目标。
        二、微课与导学案结合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导学案随着教育部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而自然演变出来的,这是从未见过的全新的教学模式。我们想要在学生与老师之间构建一种自觉、探索性的甚至是相互合作性的学习方式,这不仅需要我们全面考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更要严格遵循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从而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如何将其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发挥其积极的指导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导学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降低老师的工作压力,从而更加高效把握课堂时间。导学案通过教学方式使得老师与学生增加沟通与交流的环节,从而形成良性的互动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自觉,独立解决学习生活遇到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促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更快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近一段时间,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变革,与各个领域的融合,探索新模式均得到了显著成就,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如何融合刻不容缓。微课即是一种教师将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与网络信息技术等新兴技术进行高效结合的一种全新教模式段,可以更好、更快地完成预期的教学效果。微课可以认为是一种课堂教学以外的补充和扩展,可以有效的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预习和复习等情况。


将微课与导学案运用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且使老师家长可以能够更好的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减去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多方的效率。
        三、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融合导学案和微课的教学策略探讨
        (一)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
        过去教学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不仅仅体现在单纯知识灌输方面,还体现在忽略学生需求这一点上,因此教学效果并不好,效率也非常低。所以要想办法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改善物理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教材中的《圆周运动》一课时,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时,要对教材充分理解,找出当堂课知识的重点,分别列出来,为接下来的微课课件制作打基础。而且需要注意讲课方式,讲课方式的选择是需要根据班级里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确定的。
        (二)进行课前活动设计
        课前活动非常重要,课前三分钟的状态影响学生刚开始上课的状态,也是学生能否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想办法对课前活动进行设计,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尽早的集中起来,有趣的课前活动也能够让学生对下堂课的课程充满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教授《万有引力定律》一课时,教师要有一个确定的教学目标,只有教学目标得到确定,才能够准确的制定课前活动,也能更精确的提炼出微课的碎片化知识点。其次,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设计的课前活动主体是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状况,才能设计出最适合他们的课前活动。
        (三)进行课堂活动的设计
        与课前活动的设计一样,当堂课的教学目标也是课堂活动设计的目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也是为了教学目的的完成。在新的教学模式实行之前,学生在课堂上是非常被动的。例如在教授《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时,高中物理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些情景,让学生主动起来,提高学生的热情。除此之外,就是在课堂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难点,尽快进行解释,防止问题遗留,并教给学生物理学习的技巧,让成绩停滞不前的学生能够更有学习的信心。如果教师不能很快并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知识难点,可以让课代表在课下收集学生不会的问题,在下堂课统一进行讲解。
        结束语
        学生如果想要学习好物理,必需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但是有些学生缺乏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物理学习对他们来说难度较大,对于这些学生,教师更要使用新的教学模式,用微课和教案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同时让学生能够进行物理的自主学习。采用学案和微课结合的方法,不浪费学校现有硬件设备,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改善课堂,为课堂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伏亚军.导学案与微课融合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27):49-50.
[2]张辉.导学案与微课融合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探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49(08):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