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中学习 于感知中收获 浅谈幼儿一日生活中礼仪教育策略初探 金广英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金广英
[导读]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良好的礼仪应从小传递给幼儿。

浙江诸暨暨南街道三江新村幼儿园   金广英 311800

【内容摘要】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良好的礼仪应从小传递给幼儿。幼儿的模仿性很强,可塑性更强,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礼仪行为的有效时期;但是良好的礼仪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应该渗透于幼儿教育教学的一日活动之中;也不是光光凭幼儿园教学就能成功的,它还应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
【关键词】体验  感知  培养  一日活动  礼仪
         【正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发展目标①。”目前幼儿园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长辈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不少幼儿在社会交往发过程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缺乏一种特定场合之中的规范行为及必要的礼仪修养。
        为幼儿营造学习文明礼仪氛围,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并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细化文明礼仪教育内容,为幼儿树立榜样,以文明礼仪教育的游戏化等途径来实现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是强化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的重要途径。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让这些正在消失的美德留在我们身边呢?
         一、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氛围,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①。”良好的环境氛围对于幼儿成长、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潜力,因此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氛围,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他精神面貌的形成有重大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是随便安排的,孩子周围的环境对他应有所诱导,有所启示。”
        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氛围具体从以下出发:
         1、幼儿园院内的礼仪环境创设:幼儿园的大门及幼儿的宣传窗对幼儿来说有着更重要的教育作用,它作为幼儿园的窗口,每天最先迎接每一位家长和幼儿的到来。为了创设讲礼仪的良好氛围,让幼儿学习礼仪规范,布置一些生活中的文明礼仪图示,能有效的在情感上让家长和幼儿产生礼仪共鸣。
         2、班级的礼仪环境创设: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提供充分表现、观察和学习的机会与空间,如各种空间的布置以及主题墙布置,也可以在门口以及洗手间内创设各种文明礼仪的图片并配上相应的文字。
        二、抓住生活教育契机,渗透礼仪教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①。


”作为教师,很容易产生误区把德育工作只放在课堂中进行, 而忽视了在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它既要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教育,又要多渠道、多方位、有机渗透的随机教育。我们可以随机抓住并细化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如:在入园、离园的时候引导幼儿养成问好、再见的礼貌习惯;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在上下楼梯、进餐、喝水、入厕等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养成遵守秩序、排队等候的良好行为习惯;早晨教室的门口是每个孩子每天早上必经之地,每天早上我们两位老师带着一位幼儿站在班级门口,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来,一声声甜甜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小朋友早上好”的问候,一个个彬彬有礼的:“您好、再见”的礼貌动作,构成了一幅幅传播文明礼仪的美丽图画,感染着家长,影响着孩子。
        因此,抓住生活教育契机,渗透礼仪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在一日活动中不管是在游戏的选择,小朋友相互间的“小摩擦”,还是相互间的友情帮助,孩子们都能运用自如地交往,班集体中传播着文明礼仪的气息,洋溢着温馨。我们把礼仪教育自然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随机进行。一日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很多礼仪行为道德形成的契机,幼儿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积累社会经验,学习怎样做人、怎样生活,使我们的礼仪教育内化为幼儿的礼仪品质,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初步形成了文明礼仪的良好行为习惯④。
        三、家园共同合作,养成礼仪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①。”教师是孩子的榜样,同时家长更应该是孩子的榜样,我们的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我们的一举一动是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学生。无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要以身作则,家长也应以身作则。
        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③。”幼儿思想单纯,可塑性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幼儿留下很深的印象,做家长的一举一动都要堪称为幼儿表率,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最早的模仿对象就是家长。
        通过开家长会、家园宣传栏等方式加强家园之间的联系,向家长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努力创造一个温馨、友爱、文明和谐的家庭气氛,潜移默化地熏陶孩子的心灵,使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幼儿品德教育,必须家园同步进行,才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老师和家长要做到对孩子统一要求、统一教育,提升幼儿礼仪行为能力的场景增多了,形成动力定势,并固定下来形成习惯。
        良好的礼仪行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在不断的重复和习作中形成的,作为教师,我们应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地方抓起,运用多种办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和行为训练,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一定会在成功的喜悦中享受甘甜。在体验中学习,在感知中获得,让幼儿心中的礼仪之花绽放!
【参考文献】
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豆丁网站
②张明红,幼儿园课程生活化[J].幼儿教育,2002年10月版P18
③姜勇、艾青红,让幼儿的发展从“规范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幼儿教育,2002年10月版P25
④《早期教育》,教师版2005年8月版P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